回忆我的父亲‖操守篇

(0)

相关推荐

  • 【灵璧故事】生产队轶事

    生产队轶事 文/抱璞斋主   (77岁) 一,1978年以前,那时公社的生产队,是基层农业经济体的最小核算单位,除了队长,还有个会计.理财好的生产队,有仓库保管员,兼现金保管.有的队长直接装着队里的钱 ...

  • 《丹江女人》之江花:第十一章 谁偷了队里的稻子(下)

    队长杨红彬听到喊声,仰起头,见是大陈庄的妇女队长包容儿,便迎了上去,道,大妹子,去年春天分地时,这块地共102块田,分给我们队37块.你再仔细看看,要是真错了,我们把稻子挑到你们谷场里去! 去年分地的 ...

  • 当年的生产队长

    原创 田欣 在大集体的年代,村里的生产队长的权利仅次于村支书,大到安排生产.登记工分,小到社员请假.分粮分菜,可以说是队里的大小事务,队长一个人说了算.谁要违法规定,就罚你干又脏又累的活儿或出工不记工 ...

  • 家 (五、六)/ 文 : 林承金

    家 林承金 (五) 高中毕业后,我收拾铺盖回老家,心里整天忐忑不安,生怕别人问起我是否被某某院校录取.怕啥偏有啥,好心的亲戚,朋友,同学一见面就关心询问,我羞愧中自然感激不尽.但不相干的捡笑话的也不在 ...

  • 王 健:知青生涯中的“第一次”

    知青生涯中的"第一次"   文/王 健 很多年前,说起当知青时经历的事,朋友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认为我是把知青经历当镀了金在炫耀.可能是看我的脸与老知青比,年纪轻轻的,泛着青春光 ...

  • 曹钢勤新作《惯犯》:惯犯偷南瓜为啥栽了?原来主人用了妙招

    惯 犯 一提起他,我就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怜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虽说这样,然他却似乎又是别一种的"不幸"与"不争".他相 ...

  • 《长江丛刊》本期推介 ▏方 林:最后的牧歌(附:牛维佳“速评”)

    本期推介作者: 方林,本名姚在斌.大学期间即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毕业后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历任沙洋经济开发区主任.副县长.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近年致力于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小说<汉水流 ...

  • 富平定国村纪事(四)食堂解散了,枣红马下了骡驹···

    (纪实文学)      富平定国村纪事-- (四)食堂解散了,枣红马下了骡驹···                                                       王中兴 ...

  • 生产队长大大(远去的岁月之一)

    我们生产队在大山脚下,一条长长的大冲里.当时生产队有约二十户人家,除两户外姓外,都是我们王家一个家族的,老一辈是父亲的弟兄们,下一辈则是我的兄弟姐妹们. 生产队长是家族中的王炳兴大伯,我们习惯叫他&q ...

  • 徐宜业丨毛胡子其人

    毛胡子其人 作者:徐宜业 说起毛胡子,金圩大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金圩的"名人". 毛胡子是我的家里弟兄,今年七十多岁了,比我大二十来岁.他年轻时爱留络腮胡子,毛头毛脑的,生产队 ...

  • 【留住温情】父亲是个红心柚

    父亲的植物园里丰富多彩,有好几处宝地,女儿总是说外公的植物园远远胜于鲁迅先生的"百草园",只是我外公不是名人罢了 "不信,你瞧瞧我外公的植物园!"女儿总是自豪满 ...

  • 农事回忆:双抢到底抢得是什么?

    双抢 顾成光 炎炎赤日,流火七月:金乌含笑,稻穗弯腰:远望原野,黄光一片:蝉儿嘶鸣,树影瞳瞳.在秦岭.淮河以南中国广亵的水稻主产区,就会迎来一场繁忙的双抢. 双抢,即抢收,抢种.村民在暮春四月底栽插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