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兰丨初写者体会(随笔)

我感觉我在玩一场冒险又刺激,但又不太喜欢的游戏,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有兴趣去坚持下去。

直到发表了三十篇文章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真的有那么一点点写作的天赋。这大概得益于我看过的书籍多的原因。

以前读过不少书,可谓博览杂书,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都浏览过。有一段时间我曾痴迷于唐诗宋词。可总之说来,大都也算是走马观花,没有认真地去欣赏和阅读,最多的只是看看文章的内容而罢了。

现在看来,自己应该认真地多读点书,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以后好走上写作的道路。并且希望坚持下去。这期间和贾老师默默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我内心里是感激贾老师的,也很敬佩贾老师。

知道贾老师带病坚持工作,很担忧,也很感动,他的这份赤诚的敬业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我喜欢读贾老师的佳作,受益匪浅,贾老师不愧是著名的作家。

在《行参菩提》群里我也认识了很多老师,业余时间读读他们的作品,也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学习方法。

一开始我是随便写写,想借此抒发一下感情,压抑已久的情愫。后来试着投了稿,投了第一篇就发表了。第二篇投给贾老师,没想到又发表了,以后试着写,几乎全部都发表了。

起初我不敢发到朋友圈里,就像丑媳妇怕见公婆,试着发了一两回,又不想发。后来读了贾老师的一篇文章《小编的N宗罪系列》,才在朋友圈明目张胆地发了。起初有朋友们点赞很高兴,后来也习以为常了。

以后写了又连续发表,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励。

作者简介:

幽兰,原名宋亚兰,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人,土族。现居山西运城。新媒体《行参菩提》2018年度十大金牌作家。



(0)

相关推荐

  • 我与淮阴语文

    我与淮阴语文 ■贾艳 彼时初相识,是在朋友圈里,同事姚红霞老师转发了汪厚霞老师的文章.惊羡于一位英语老师的文章写得那么好,曾感叹:"让我们这些教语文的情何以堪?"一看公众号--&q ...

  • 宋亚兰丨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散文)

    那天,下午四点多钟,寒风凛冽.我上班时路过学院西二门,看见门口有一个中年男子在卖水果,我递给他一张一百元的纸币,想买一个柚子.他问我能不能扫二维码,我说手机里没钱.这时他转身去询问旁边卖糖葫芦的那个人 ...

  • 宋亚兰丨朋友M君(散文)

    M君和我有缘相逢,相识于离故里千里之外的山西,倍感亲切,颇受感动,不由得加倍珍惜起彼此之间的情谊. M君可谓是个有故事的人.在她小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年幼的她另嫁他人.在新家,她有两个继父和 ...

  • 宋亚兰丨长房太太(散文)

    从场部向西走,一条小路蜿蜒延伸.路两边栽植着杨树和柳树.树的两边是田畴千亩,土壤是红褐色的,土质肥腴. 大概有三里之遥,路的左侧是我的二姨家.她们村叫红崖村.名副其实,抬眼望去,赤红色的山峦在蓝天白云 ...

  • 宋亚兰丨落榜之后(散文)

    艳花长得像一朵含苞待欲放的莲花,不高不低的身材,高挺的鼻梁,小翘的嘴巴,说话柔声细语,走起路来带着细碎的步伐,仿若一个诗书里走出来的古典美人.高考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为此忧心忡忡. 她清楚地记得,那天 ...

  • 宋亚兰丨聋哑人(散文)

    那天我骑着电动车去上班,在路边那条拐角处,看到一个人正在三叶草丛中锄草.此时头顶的太阳毒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时值正午,我看了他一眼,他竟点头和我打招呼,很质朴,憨厚的样子. 忽然有一天,那个人到水房边的 ...

  • 宋亚兰丨第一次冒险(散文)

    我们的村子北面是一座高山,也就是一排连绵起伏的高山,其中面对村子的是我们村里的佛山,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山顶上有一棵大树和几棵小树,以及山腰上几颗稀稀落落的树木,那里大多数是杏树,榆树,和杨树不等. 翻 ...

  • 宋亚兰丨女儿长大了(散文)

    女儿高考结束后,整天忙着嗨皮.今天跟初中同学聚会,明天和高中同学聚餐,忙得不亦乐乎,这叫我为娘的好生羡慕. 想起女儿高考前的经历,记忆犹新. 高考即将临近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既期盼又紧张.打电话给女儿, ...

  • 宋亚兰丨父亲(散文)

    父亲今年六十九,面容清瘦,教了一辈子的书,退休在家. 父亲是个勤快的人,总也闲不住.父亲给我的影响是从我从五,六岁时开始的.因父亲常不在家,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教书,偶尔回来一次. 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家中 ...

  • 宋亚兰丨楝树(散文)

    一天晚上下班后,我和往常一样照列来到锅炉房,准备拉下电闸.从开水房到锅炉房大约有二百多米的距离.那是一个雨后初霁的夜晚,路上静悄悄的,没有人影,空气格外清新.路灯映照下,树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我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