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桓公二年:唐有魏征,鲁有臧哀伯,可鲁桓公不是唐太宗
相关推荐
-
06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左传)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 ...
-
桓公八年(2)天子二聘
--- 01 --- <春秋>:"天王使家父来聘." "家父":<左传>说"家"是氏,"父&quo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桓公二年
☆提要 [主要事件]宋督弑其君.臧哀伯谏纳郜鼎等 [涉及人物]鲁桓公.郑庄公.华父督等 [涉及国家]宋.鲁.齐.陈.郑.蔡.杞.滕等 [成语典故]臧哀伯谏纳郜鼎 [春秋体例] [1]凡公行,告于宗庙: ...
-
春秋左传—桓公二年:若论给篡位找黑锅,我最服晋国了
若论给篡位找黑锅,我最服晋国了.晋穆公的两个儿子,一个叫仇,后被立为太子:一个叫成师,仇的弟弟.晋国大夫师服就像预言家一样,预示哥哥会被弟弟取代.师服一本正经的说瞎话,有没有感觉到郑庄公冷冷的目光.我 ...
-
春秋左传—桓公二年:离国远行,外出归家,狂吃狂吃仪式感很重要
鲁桓公与鲁隐公完全不同,鲁隐公是尽量避免参战,小心谨慎,恪守礼制.而鲁桓公则不同了,上一节我们介绍了,鲁桓公收了大鼎,放在太庙,臧哀伯苦口婆心说了一顿,并没卵用. 本节是九月份,收拾了七月来朝不敬的杞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桓公十二年
☆提要 [主要事件] ◇鲁平杞莒(曲池之盟) ◇陈厉公去世 ◇鲁平宋郑不成 ◇卫宣公去世 ◇楚师伐绞 [涉及人物] ◇鲁桓公.杞靖公.宋庄公.郑厉公.屈瑕等 [涉及国家] ◇郑.宋.鲁.陈.蔡.楚.郧 ...
-
春秋左传—桓公六年:季梁“夫民,神之主也”与魏征谏言同义
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寔来",不复其国也. 译文:鲁桓公六年春天,淳于公从曹国来鲁国朝见.<春秋>记载说:"寔来",是由于他不再回国了. 此承上年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提要 [主要事件] ◇齐为周伐卫 ◇邾宪公去世 ◇晋献公使大子申生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 ◇子元诱惑息妫 ◇楚师伐郑,诸侯救郑 ◇鲁国发生饥荒,臧孙辰告籴于齐 [涉及人物] ◇齐桓公.晋献公.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七年
#提要 [主要事件] ◇齐桓公会诸侯盟于幽 ◇公子友如陈葬友 ◇杞伯姬归宁,叔姬出嫁 ◇士蒍谏后伐虢 ◇周惠王赐齐桓公命,且请伐卫 [涉及人物] ◇鲁庄公.杞伯姬.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郑文公.庆.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六年
#提要 [主要事件] ◇士蒍城绛 ◇虢人伐晋 [涉及人物] ◇鲁庄公.晋献公.士蒍等 [涉及国家] ◇鲁.宋.齐.徐.晋.虢等 #原文 [经] 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夏,公至自伐戎.曹杀其大夫.秋,公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五年
#提要 [主要事件] ◇伯姬归于杞 ◇卫惠公去世 ◇晋献公尽杀群公子 [涉及人物] ◇女叔.伯姬.公子友.晋献公.士蒍等 [涉及国家] ◇鲁.杞.陈.晋等 [春秋凡例] ◇凡天灾,有币无牲.非日月之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