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郑晓峰课题组在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发文揭示去泛素化酶OTUB1调控PD-L1稳定性和肿瘤免疫逃逸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相关推荐
-
Science子刊:肿瘤免疫治疗明星靶点PD-L1也存在于EVs上,可帮助胶质母细胞瘤产生免疫逃逸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的结合抑制T细胞功能导致癌症免疫逃逸.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致命脑癌,其特征之一是其强大的局部和全身性免疫抑制.也有研究显示胶质母细 ...
-
什么是肿瘤免疫逃逸? | 肿瘤全外专题
肿瘤免疫编辑学说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下面我们就肿瘤细胞自身的修饰变化和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免疫逃逸机制两大方向做稍微深入的探讨. 1 肿瘤细胞自身修饰 肿瘤抗原性丢失或者改变 肿瘤抗原性的丢失或改变是最早 ...
-
肿瘤免疫治疗的故事(连载四)
敬告: 本文共六回,十余万字,将分20余期陆续推出. 本篇系连载之四,为故事的第一回第四节. 只讲故事,不谈治疗,这是本文知识性.趣味性所在. 在上一期,我们介绍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 ...
-
PD-1抗体“新搭档”——HDAC2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是抗癌领域的重要进展,代表性药物PD-1/PD-L1抗体已经极大地改善了多种人类癌症的临床结果.然而,有关癌症免疫治疗,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包括为何仅有少部分患者可响应PD-1/P ...
-
表观遗传疗法「图鉴」| Nature深度好文
表观遗传学的核心是组蛋白和核酸的各种共价修饰,这些修饰协同调节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表观遗传组的失调会驱动异常的转录程序,促进癌症的发生和进展.9月14日,最新发表在Nature Reviews Dr ...
-
Journal Club | 20201012期:自噬驱动胰腺癌免疫逃逸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治疗许多实体肿瘤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尤其是针对PD-1/PDL-1和CTLA-4的抗体被广泛用于驱动抗肿瘤免疫应答.然而免疫逃逸仍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许多研究表明肿瘤免疫逃逸 ...
-
Oncogene:天津医科大学巴一、应国光课题组发现脂肪细胞分泌的外泌体circRNA靶向去泛素化酶促进肝细胞癌的生长
图:HCC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circRNA-DB与HCC中USP7表达之间的相关性 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的非编码RNA,被认为是肿瘤发展的关键因子,源自脂肪组织的外泌体circRNA ...
-
复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在认真品鉴了上百种好茶以后,我终于发现了茶叶的奥秘
复旦大学与中国茶学之渊源可谓深矣,中国第一个茶学系于1927年在复旦大学筹建,1940年复旦大学茶学系正式成立,复旦农学院院长李亮恭先生聘请"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做首任系主任. 遗 ...
-
生命科学学院推进科普课堂进校园
"哇!显微镜里藏着一个神奇的世界"."原来普普通通的珍珠蚌里真的有美丽的珍珠"."我要把亲手制作的蝴蝶标本送给妈妈"--2020年11月14 ...
-
科研 | 诺丁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Simon V. Avery:单个真菌孢子的RNA提取和转录组分析方法
编译:刘宁,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方法学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生物系统中个体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增加,对单细胞进行转录组分析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 ...
-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赵勇病逝 终年45岁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赵勇病逝 终年45岁]据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众号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赵勇同志因病于2021年4月8日 ...
-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中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是学校的一个重要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单位,伴随60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不断成长壮大,先后经历了药物研究所(1973年).以西医基础各教研室为主的基础部(1980年).加入了中医基础 ...
-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现有教师32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7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1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 ...
-
生命科学学院四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
2020年11月18日,生命科学学院顺利举办了四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中医生命讲坛第三讲,本次讲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邀请我院张成岗教授进行主题演讲,卢涛教授作为对话嘉宾.讲坛全程围绕< ...
-
现代生命科学与中医药的对话——生命科学学院学术报告会纪实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迎来了它的一周岁生日,诚邀海内外的知名专家齐聚中医药的殿堂,开启了一场现代生命科学与中医药的对话,既有中医传统大家,又有海外学术专家,既有临床经验者,又有基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