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金口哗变”,8千精锐投奔太平军,对清朝反戈一击
相关推荐
-
湘军绞杀盛极一时的太平军,靠的是什么战术?湘军战术真的无解?
在日本学界,研究中国政治.历史的"汉学"可谓历史悠久.20世纪日本"汉学"研究备受瞩目,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历史学界.在研究纷乱复杂的中国近代史时,日本学者 ...
-
他是湘军名将 曾解救湘军勇将王鑫和鲍超 多次率军力敌太平军
[湘军故事系列2,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太平天国兴起后,清朝原有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没能在早期将太平天国起义镇压,后来曾国藩等人在皇帝的允应下开始兴办地方团练,团练中的佼佼者便有曾国藩的湘军.江忠 ...
-
团练制度能消灭白莲教,为何对付不了太平军,曾国藩拜师戚继光
从嘉庆元年(1796年)到嘉庆九年(1804年),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被清廷镇压下去.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镇压白莲教起义的主力,不是八旗.绿营等清朝正规军,而是地方团练,团练制度如何成了白莲教的克星呢? ...
-
他为清廷出战500多次,负伤108处,晚年咒骂光绪卖国
在湘军之中,高级将领的文化水平很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几个领袖自不待提,而诸如曾国荃.彭玉麟.杨载福等等都能舞文弄墨,然而有一个猛将却是大字不识一个,却屡战屡胜,成为曾国藩手中的一张王牌. 他就 ...
-
太平天国系列(104)—围攻天京5,李秀成一念之差,功亏一篑
在雨花台外围金柱关战场和宁国战场,太平军护王陈坤书部和杨辅清.黄文金等部,亦配合李秀成大军向湘军雨花台后方发起进攻. 护王陈坤书部有四万人马,每次出队旗帜遍峪,飘扬一二十里.彭玉麟水师人少,以守为战. ...
-
太平天国灭亡后,湘军8000精锐投奔太平军,原因何在?
1864年7月,历经10年血战,号称千古第一完人的中兴名臣曾国藩麾下湘军攻破天京,宣告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灭亡.天京陷落,慈禧非常高兴,对湘军也是大肆封赏,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地方文武要职,基 ...
-
湘军六千精锐在这里全军覆没,一位将领战死,曾国藩大呼“失我长城!”
1858年十月末,安徽庐州三河镇内外人马喧嚣,六千湘军屯兵镇外,与驻守三河镇的太平军彼此虎视眈眈. 此前因攻克九江而升任浙江布政使的湘军统领李续宾率所部精锐六千人在攻克桐城之后,与众将商议进取舒城及三 ...
-
洪秀全都死了快一年,这支湘军王牌部队,为何还要投靠太平军
网上形容某些人"眼光卓绝"有两种说法,分别是四九年加入国民党,四五年投奔日本当汉奸,别笑,这些还真有其事.但更绝的是1865年也就是洪天王死去一年后,居然还有战胜胜利者湘军士兵投靠 ...
-
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兵败三河镇 给清朝造成了哪些后果?
[太平天国系列235,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1856年,湘军和太平军在舒城往庐州(今安徽合肥)的方向上爆发了一次大战,这边是--安徽三河镇战.有着清军第一悍将之城的李续宾兵败身死,八千湘军精锐 ...
-
太平军和湘军谁更能打?一场双方精锐尽出的大会战告知答案
谈到这问题,许多人会毫不客气地说:当然是湘军了,因为曾国藩领导的这支军队最终将太平天国送进了坟墓,给大清王朝延续了近五十年国祚.这是事实,但却不能得出湘军强于或者比太平军更能打的结论.要知道,自从&q ...
-
陈玉成错信苗沛霖轻易入寿州,城外两千太平军精锐不战而降
[太平天国系列355,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非常有名的将领,然而,他这个英雄人数最后却因为太过于自信栽倒在了叛徒的手中. 1859年秋冬时节,湘军在曾国藩的指挥下向安徽重镇 ...
-
流传千年的“八字技法”!点人前程 、金口灵断!
"八字技法",点人前程 金口灵断 1.年柱 查祖脉之盛衰看命造之根气,观幼年之祸福推父母之荫庇. 年柱为根,犹如花草树木这根. 代表父母宫,又代表祖父母宫. 代表一个人幼年的祸福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