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升格为一级学科?这事真应该缓行……

🔥书艺咀华咀嚼书法艺术之英华!

中书协副主席陈振濂主持论坛

10月13日,中书协和郑州大学联合主办了“全国第二届高等书法教育(郑州)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书法学升格为一级学科”,所以,论坛一结束,一些微信公众号便跟风发布了题为《书法学将升格为一级学科?听陈振濂、李刚田怎么说……》的现场报道。但是,估计很多书友读了之后,除了产生一时的激动外,更多的还是懵逼。什么是一级学科?书法学干嘛要升为一级学科?书法学升格后对书法事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都没讲清,只看到一群体制内的书法家、书法研究学者沉浸在对未来书法事业大好前程无比憧憬的美妙梦境中……

看罢此报道,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1926年的一篇文章《论“费尔泼赖”应该缓行》,他针对有人提出的“fair play”(公平竞争)精神,尖锐指出:“仁人们或者要问:那么,我们竟不要‘费厄泼赖’么?我可以立刻回答:当然是要的,然而尚早。”今天,我们也想说,书法学升格当然要,然而尚早,应该缓行。

先说说“一级学科”的涵义。我们国家把高等教育学科分为文学、哲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13个大的“学科门类”,然后每个门类下面又有若干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面又分为若干个“二级学科”。比如书法学,其学科门类是艺术学,艺术学又包含“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5个一级学科,书法学归于美术学科下面。而这次论坛的主题,就是想将书法学从美术学中独立出来,成为艺术学门类下面的第6个一级学科。

哲学学科门类和一级、二级学科图表

那么,当前书法学的发展水平,能达到升格为一级学科的资格吗?这一点就不好说了,需要国家学科审批部门的全面评估。但是,作为“旁观者”,根据经验可以直观地推断,现在还是为时过早了,书法学教学、科研水平还远未达到一级学科要求。就像某教授研究认为,中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越美国了,这只会引来舆论的哂笑。

书法学研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实现“科学性”。书法学属于人文艺术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而不能再有古人书论中那些神神道道的东西,每一条研究成果都必须经得起科学检验。比如书法史研究,什么传说、野史之类听听就算了,今天的研究必须是基于考古、鉴定、史料的信史。再比如技法研究,那些传统的云里雾里的说法也得破除,必须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给出科学解释。

但是很遗憾,今天书法学的科学研究体系还未建立起来,研究成果也难说丰硕,很多书学理论还停留在前人研究阶段。特别是之前,我们在《当代书法,正处于一个漫长的“迷茫期”……》等文章中,反复探讨一个根本性问题:当代书法艺术的指导思想究竟是什么?如果连这个基础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今天的书学研究真的就呵呵了。

西南联大旧址

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所以中国的学科大多是从西方引进来的,比如社会学、行政学、政治科学、力学、美学等等,其研究基础都是西式的。纵观今天我们国家的110个一级学科,几乎没有一个像书法一样是“纯本土”的学科,除了“中医学、中药学”。何况中医药学进入现代社会后,经过与生物学、现代医学的结合,越发焕发出科学的生机,可是再看看书法,有什么进步呢?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书法学的研究“无法与国际接轨”。其他学科,我们都可以与国际形成对比研究,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以不断进步,但书法学不行,我们永远“走在世界最前沿”。或许只有日本、韩国等少数几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才能成为我们对比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正如我们在《书法进校园,还有多长的路要走?》一文提出的观点,书法学要想申请升格为一级学科,除了要迈过书法学科学研究这一大关之外,还要看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是否需要。为什么?因为只有当很多真正牛逼的人去研学书法,书法才能真正牛逼,而那么多牛逼的人凭什么去研学书法、而不是研学经济学、法学等“显学”,这就要取决于社会发展情况了。有人在论坛中列举了“城乡规划学”从“建筑学”中分离为一级学科的例子,但是,就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看,书法学能与城乡规划学相提并论吗?还是别自我陶醉了吧。

在这次论坛上,还有一个细节挺有意思,就是在论坛接近尾声时,陈振濂先生总结说:

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第一个节点,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创建,可谓开风气之先。第二个节点,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博士点的设立,完善了高等书法教育培养体系。今天,书法学一级学科若能申请成功,就是第三个节点,即以张海主席为首的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做的这个事情。所以,诸位参加的这个会议很有意义!

说罢,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说实话,陈主席很善于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总结书法发展的时代特征,比如之前他曾提出“当代书法的‘三个时代’”,现在又提出“书法学科建设的‘三个节点’”,实在令人钦佩。我们也可以想象,当陈主席抛出这“三个节点”论的时候,论坛现场是多么的群情激动,因为这是未来可以在书法教育史上大书特书的里程碑事件。

可是,激动归激动,最终还要回归理性……

阅读更多👇

🔥鲁迅先生的字,真是有味……

🔥书法进校园,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资深中书协会员,反思当今书坛

🔥陈振濂:当代书法的“三个时代”

中国书法学科建设一开始就有点“先天不足”,因为没有发达国家同类学科建设经验可供借鉴。欧阳中石当年找启功先生商讨筹建“书法学博士点”的事,被启功先生婉拒了,实际上,就两位的学术水准而言,自然是启功先生更有实力,但越是有实力,越是知道其中的差距与不易。但后来,博士点还是建起来了,书法学科不断向前推进,郑州大学的书法系也成了独立的书法学院。可是,无论外在的功夫做得多漂亮,大学学科的真正实力最终靠得还是软实力,也就是教师的研究实力,还有生源质量等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