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的传奇一生:一半风流,一半落魄,真是可悲可叹
唐寅作为一个命运曲折而又多情重义的文人,面对那些“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女性,自有惺惺相惜之意,于是便以这种题材来表现自己的性情。同 时,更深层的原因是,他的这种题材源于当时绘画商品化及自己卖画的需要。唐寅生活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此时的商人和地主大都喜交名士,吸收了众多的 文人和画家与之交往,而这些富豪往往把自己装扮成好文知画的风雅人士。面对特殊的消费群体,唐寅在创作人物画作品时,就不能不考虑接受者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要。

潦倒多年,44岁时唐寅遇上宁王招揽的机会,但却发现宁王并非真心欣赏自己的才华,只是为谋反网罗人才,于是唐寅便在宁王 府装疯卖傻,暴露丑秽,宁王忍受不了他如此粗俗不堪,于是解雇了他。经过这些事情之后,唐寅看透了官场,看破了命运。他反而有些庆幸,自己被命运折腾,一身傲气不改,却反而活出了自己的路数。
唐寅写信给文徵明,描述自己现在倒霉的程度:说家里的狗都咬他,不让他进门。都说三十而立,唐寅的三十岁,基本就算是垮掉了。后来他离开故乡开始四处游荡。也许科举失利后,才让唐寅免于世俗,走上了另外一条超凡脱俗,独树一帜的艺术之路。从此他以卖画为生,他把生活的感悟,都化成了作品,一度他的画还卖得很不错。此时他完全变成了一个自媒体,一个大网红,别人再也无法左右他的思想。他自称桃花庵主,向往桃园生活,留下了那首著 名的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最 后四句更是出名:“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如果能这么生活一辈子,唐寅倒也洒脱。但是没过几年,宁王召集天下英雄,唐寅也应邀而去。此时的宁王还没造反,所以唐寅以为就是为他写诗作画,混点饭钱而已。但不到半年,他就察觉了宁王的狼子野心,于是他开始装疯卖傻,假装酗酒,经常做些出格的事,最 后宁王果然中计,把它当个屁给放了。没过5年,宁王果然起兵造反,结果被王阳明平叛。唐寅早早脱身,这才没有被牵连。

如今唐寅的画作,如果按照单位来议价,大致在每平米两万至五万元不等,如果是四开三规格的一幅画以此来计价,大概在十万到三十万之间,至于画幅大的良品,其价格更是不可估量。在唐寅的画作中,最值得一说的是他的扇面画。折扇最早是是出现在明代时期,当时只有团扇,折扇正是在那时开始发源的,因此明代的折扇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有史料考察的额外意义,因此唐寅的折扇在当下市场的价值升值潜能巨大,价格更是一年比一年高。02年唐寅的扇画《溪桥暮归图》拍出五十八万多的高价,04年其扇画《看梅图》以四十万成 交,整整高出估价十多万。
唐寅的山水画最为出色,融南北宗于一体,有北派之雄,南宗之秀。他的山水画,构图法北宋的李成、范宽,皴法墨法学“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喜用小斧劈皴,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笔法劲健,墨法淋漓,与明代沈周、文徵明的山水画都截然不同。唐寅早期山水画与文徵明相似,如17岁画的现藏于北京故宫的《贞寿堂图》。30多岁就明显不同了,上溯李成、范宽,气象庄严,雄劲浑厚,如《王鏊出山图》。至50岁前后又一变,以勾为主,点染为辅,皴法老练圆熟,如《双鉴行窝图》。唐寅不乏一些摹古山水,如辽宁省博物馆藏《临李公麟饮中八仙图》。其山水画代表作有《落霞孤鹜图》《茅屋风清图》《渡头帘影图》等。唐寅的山水画多表现隐士的生活,如《溪山渔隐图》《春山伴侣图》《虚阁晚凉图》等,这一点颇像画家自己晚年生活的写照。

是否还记得那一句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 是否还记得那个在诗词歌赋里狂笑不止的书生,那个为了心爱的女人如痴如癫的风 流才子,那个在荧屏中被曲解的嬉笑,在历史上放浪形骸的灵魂?他,一生经历舞弊牵连,贬谪辞官,装疯纵情,饮酒作画,历尽文人洒脱,如此坎坷,却也不失为一种活法。这个人,就是明代著 名书画家、文学家唐寅。
唐寅在勾栏里结识了官妓沈九娘,两人情投意合,很快结为连理,九娘对唐寅十分敬重,体贴入微,堪称唐寅的“红粉知己”,成了“桃花庵”出色的女主人,为唐寅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名字就叫“桃笙”,伴随着“桃花庵”的笙歌而生,也算有缘。官场失意,却画场得意、情场惬意,唐寅堤内损失,堤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