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莫言与鲁迅先生的差距
相关推荐
-
跟着汪曾祺学写作
我不喜欢跟风,尤其在学习方面. 在现代的文学圈子里,迷恋汪曾祺先生的人几十上百万,经常在网上可以看到"汪迷俱乐部",甚至还有人以研究汪曾祺过活. 我不知道国外文学圈是否有这个现象, ...
-
鲁迅与沈从文:因丁玲的一封求助信结怨,沈从文死磕鲁迅半个世纪
1922年夏天,20岁的沈从文从湘西来到了北京.他的想法特别单纯,就是想来北京考一所大学,最好是北京大学,颇有古代学子进京赶考的意味.此前的他当了六年兵,随军辗转各地看尽了炎凉世态,深感读书才是正道. ...
-
莫言获诺奖,教授:你的成就与鲁迅相比怎么样?他的回答让人佩服
引言 都说人有两种'商'即情商和智商,一个是学习实践的能力,一个是人际关系的能力.情商不高的人遇到了,刁钻的问题往往会令自己和对方陷入尴尬之中,然而,还有一种人,他们有着灵魂灵活的头脑和能言会道的嘴皮 ...
-
睽违8年,那个《活着》的余华回来了?
新春伊始,文学界一条重磅动态引人瞩目: 余华新作<文城>正式面世. 距离他上一部作品<第七天>已经过去整整八年. 从8年前饱受江郎才尽的批评,再到如今的重磅回归,那个写< ...
-
获得诺奖的莫言,本应受到尊重,为何却遭到许多学者与读者的鄙夷
引言: 如果说在8年以前,提起莫言这个名字相信有不少人都不是特别了解,也许只有在张艺谋所拍摄的<红高粱>这部影视作品当中才会或多或少的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自从在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 ...
-
鲁迅与沈从文:因女作家丁玲而结怨,沈从文死磕鲁迅半个多世纪
1922年夏天,20岁的沈从文从湘西来到了北京.他的想法特别单纯,就是想来北京考一所大学,最好是北京大学,颇有古代学子进京赶考的意味.此前的他当了六年兵,随军辗转各地看尽了炎凉世态,深感读书才是正道. ...
-
沈从文为何在鲁迅生前一直不愿与之见面?只因女子写了一封求助信
2020-12-22 22:56:44 有一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美国学者在其博士论文里写道:"中国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家,第一是鲁迅,第二是沈从文--" 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 ...
-
沈从文@鲁迅:在书法上,沈从文远超越鲁迅...
沈从文@鲁迅:在书法上,沈从文远超越鲁迅! 沈从文写文章不如鲁迅,写书法比鲁迅强! 沈从文书法作品拍卖:9036万元! 鲁迅书法作品拍卖:3047万元! 见下图:16个字拍出了304.75万元,相当于 ...
-
难得一见!鲁迅、茅盾、沈从文的“朋友圈”曝光
4月22日 芳馨遗远春温永存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中国现代作家手稿展 在江汉关博物馆开展 展览由江汉关博物馆 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主办 展出30余位著名现代作家的 46件手稿 手稿包括小说.杂文.传 ...
-
阎开振:沈从文未入选当怪鲁迅吗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部"总集",<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出版图书公司1935-1936 年出版.)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其中,由鲁迅负责编 ...
-
沈从文、鲁迅与梅兰芳(任葆华)
鲁迅与梅兰芳,一直是学界的热点话题.对此鲁迅研究界和戏曲界做了不少的文章.但鲜为人知的是,与鲁迅在许多方面意见相左的沈从文,在对待梅兰芳这件事上却难得的一致.他们都不喜欢梅兰芳的京剧表演,并且 ...
-
沈从文与鲁迅同席
沈从文与鲁迅同席
-
新作谈 | 深情三部曲:谈谈鲁迅、郁达夫、沈从文“恋爱”的那些事
在我的书架上有鲁迅与沈从文的全集.其中,鲁迅全集我有不同的两套,时不时都会抽出来翻看.对一个喜好读书的人而言,书架上若没有他们的作品,肯定是一件极其遗憾的事情.郁达夫的作品我先是课堂上学过,然后又读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