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238 冯亭的馊主意——赵国如何损失了四十万精锐?
相关推荐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之二十八,冯野王的前辈
亭林镇保留了顾野王读书堆的一部分,作为亭林八景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宝贝,用围墙围了起来,在外墙上有顾野王的介绍,提到其"因仰慕汉代野王郡长冯服孝,更名野王,字希冯." 野王郡在三国魏咸 ...
-
战国 235 荀子的悲哀——他去赵国又发生了什么呢?
关于荀子,历史从来就没有否认过,没有否认过他就是一个人才,甚至是个天才.当老天爷也忍不住和人才一比高低的时候,于是就有了天妒英才,这就是悲哀,生不逢时的悲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
-
战国 239 惊天大骗局——冯亭是背信弃义,还是择良木而栖?
冯亭出了一个馊主意,显然这个馊主意是一个一石多鸟的好主意,但对于赵国人来说,这个主意就是一场噩梦,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后果.战国中后期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突然就降临到多灾多难的三晋大地.一直梦想着空手套白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荀况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qu ...
-
战国七雄之赵国的历史,第二个被秦灭亡,“胡服骑射”终为泡影
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是第二个被秦灭亡的.赵国从公元前403年赵烈侯建立诸侯国到公元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攻破.赵王迁被俘,共历经了9代10个王175年.如果算上公元前222年逃往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 ...
-
战国时军事力量最强的赵国,为何率先被秦国所灭,罪魁祸首就是他
小编一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到你们给我关注评论的时候很高兴与大家见面,请多多指教.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其实跟秦国算是同宗同祖,秦始皇嬴政其实就叫赵政.赵国的军事力量在七国中是首屈一指的,但却率先被擒 ...
-
鸦片本身价格高昂,为何清朝贫民人人都抽得起?与一个馊主意有关
纵观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无比屈辱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鸦片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毫不夸张地说,近代中国尤其是晚清到民国这段时间,举国上下几乎都吸食鸦片.1871年,在中国生活多年的韦德向英国国王提交了一 ...
-
文人专家总出一些馊主意,我想说:别再祸祸农村了!
细细算来,四月份出来到现在,又有半年多没有回农村老家了.上次打电话,听老爸说,家里的厕所改造了,冬天用起来有点麻烦:村里装了天然气,初装费要好几千,没舍得装:冬天到了,不让烧煤取暖,家里很冷:又好像在 ...
-
高级幕僚的不传心法:出馊主意被告发时的两大应对招式!
[出处]<资治通鉴 卷第十三 · 汉纪五> [原文]灌婴在荥阳,闻魏勃本教齐王举兵,使使召魏勃至,责问之.勃曰:"失火之家,岂暇先言丈人而后救火乎!"因退立,股战而栗, ...
-
战国时期的赵国为什么经常发生宫廷政变?
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实力非常强悍,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但是赵国也有一大弱点,就是内部不稳定,公室贵族经常发动政变,阴谋篡位,屡禁不止.比如,赵成侯元年,前374年,公子赵胜(不是后来的平原君)因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