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摩地》--发热案例一则

前言

三摩地一词其意为'离诸邪念,寂定一处'。《中医三摩地》一书出版时,百解法师正在去往西天极乐世界的路上。阿弥陀佛!法师圆寂前,李博士有缘专程从上海去法师的百草园跟诊学习三天,受益匪浅!阳光撒在院子里各种花草上,老人家娓娓道来红蓝花酒,让上海多少女性面若桃花心如暖阳……法师之孙女刘天华老师承爷爷衣钵,慈悲开许我们与热爱中医的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善哉善哉。

太阳风邪兼少阳邪热,发热汗出

黄××  女  40岁  衡山市人

诉:

无端发热、汗出、恶风,移时热退。

日二、三次作,

半个月来日日如是。

诊脉浮弱显数,舌体舌苔无变化。

观神色淡,纳食少,

便解可,口苦干,

却不甚饮水。

思之:《伤寒论》第54条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也,先期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第264条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而目眩也;”

又第103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据此无时热寒汗出,移时复自止,係太阳风邪,营卫不和;口苦干为少阳邪热,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并治之适合。

复考虑:一、两经之病,应该有主次之别;二、太阳风邪解,少阳经气或可舒伸,邪热必自泄除,毋需二方同用。

处方以桂枝汤解肌祛风和营卫为主,仅加黄芩一药以泻邪热名阴旦汤者。

嘱告:不可以药简价廉而忽之。

桂枝  10克    黄芩  10克

芍药  10克    炙甘草 3克

生姜   3片    红枣   5枚

一周过后,复相见也,言:上方仅服药三剂,寒热汗出未起,口苦干除。

注:本文分享的书中案例,是真正的佛医百解比丘六十多年行医心得,弥足珍贵!莫做等闲看!但请中医爱好者需吃透老人家一片婆心!勿生搬硬套方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