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人——陈忠实

(0)

相关推荐

  • 杂感:那些年,那些事

     杂感 那些年,那些事 --读陈忠实<回首往事> 文老烟 很喜欢嚼槟榔.喜欢槟榔在口腔里散发的那种微甜里夹裹着的那抹清香,旋即又翻滚在舌间继而又沁入脾胃沁入四肢百骸的辛辣.那香,似野山核桃 ...

  • 白鹿原为何突然停播?霍忠义:厚道的陈忠实

    电视剧<白鹿原>为什么突然停播? 仅播出一集就遭停播 ,原因不明-- 也罢!先生以文字疗救民心,我们回以文字怀念先生-- 陈忠实 厚道!陕西文学圈的人,都这么评价陈忠实先生. 电影< ...

  • 【手迹】陈忠实先生墨宝

    陈忠实先生墨宝 [说明] 梅剑华 陕西作家群,我最早读到的是贾平凹,大概初中升高中那段儿时间.商州故事系列印象尤深,我曾在高一班主任李万辉老师案头看到了<废都>大部头,后来跑到县城求索书店 ...

  • 陈忠实: 命运终归到底, 其实就2个字

    卷首语 陈忠实先生说过:"一个人的一生,是一长串的生命体验.幸福或悲伤是人生都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一颗璀璨的新星在中国文学界的历史 ...

  • 白鹿原为何突然停播?王亚凤:休养生息,只待百年——纪念陈忠实先生

    电视剧<白鹿原>为什么突然停播? 仅播出一集就遭停播 ,原因不明-- 也罢!先生以文字疗救民心,我们回以文字怀念先生-- 陈忠实 编者注:本文写于2016年4月底. 如果不是看过李汉荣先生 ...

  • 小事纠结,大事不纠结? | 济语

    ‌‌世间的一切仿佛都是围城 城外的人想进去 城里的人想出来 城外的人只看到城里的好 进去了又只能看到城里的坏 其实无论做任何事情 都要有所取舍.牺牲 凡事都有两面 得到一面,必然失去另一面 我们之所以 ...

  • 【杂文评论】——向田冲老师致敬

    张国强,70后.籍贯:陕西商洛人 向田冲老师致敬 --读田冲散文集<春暖花开>有感 武汉/张国强 虽说和田冲老师素未谋面,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听书法家朋友何君文经常提起<西安商报> ...

  • “纪念陈忠实”专刊 || 雷奎: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 --痛悼陈忠实大师 雷奎 2016年4月29日上午9点半左右,我正在<关中文学网>上观看文友们的美文,相互聊天鼓励,正当兴致勃勃之际.忽然一个文友的一段文字像一个晴天惊雷立刻将我 ...

  • “纪念陈忠实”专刊 || 吴朝: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的缅怀

    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的缅怀 --致敬我的精神导师陈忠实先生 吴朝 此时此刻的我,蜷缩在海拔四千米的被窝,用手中笨拙的笔,回忆,回忆那个永生不能逢面的先生. 清楚地记得,初一那年刚发了新书的我,异常地激动 ...

  • 陈忠实六年写成白鹿原,老婆问发表不了咋办,他六字回答催人泪下

    1942年农历六月,骄阳似火,陈忠实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北坡西蒋村,属马.他五行缺水,生出来不到半个时辰,全身便起了痱子,嘴唇暴起苞谷大燎泡,村里半仙说,他是木命.蒋村没有一个姓蒋的,据地方史专家 ...

  • 修一颗良心,做一个好人(经典)

    时间,是一种无奈,也是一颗良心,真诚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孤独,多少的冷,藏着无奈,藏着苦恼,悲伤的季节,有人微笑,有人冷漠,这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世界. 孤独的心弦,一定要值得谁是好人,看清谁有良心,人与 ...

  • 111期/《就为了给陈忠实鞠个躬》张妥作品/梁剑清读

    梁剑说:从那一刻起,整个中国似乎都陷入到了悲痛,在我的记忆中,没有那个当代的文人可以有这么大的影响,上至国家主席,下至贩夫走卒,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这个堪称伟大的文人.我周围的朋友多有酷爱文字之 ...

  • 149期/往期回顾/石岗作品《陈忠实的恐慌》梁剑清读

    附1: 石岗介绍: 石岗,陕西醴泉人,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著名学者.作家. 主要作品: 著作:<大国学>.<群书治要考译>.<人类农业文明史>.<黄河纪文& ...

  • 150期/经典赏析/石岗作品《陈忠实的恐慌》静华朗诵

    附1: 石岗介绍: 石岗,陕西醴泉人,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著名学者.作家. 主要作品: 著作:<大国学>.<群书治要考译>.<人类农业文明史>.<黄河纪文& ...

  • 263期/假日专刊《就为给陈忠实鞠个躬》/轩诚清读

    轩诚说: 4月29日,陕籍一代文坛巨匠陈忠实猝然离世,一时间,各种情绪与文字充斥网络,<美丽的原创生活>也收到很多朋友的发文,刊登了包括<陈忠实的恐慌>等数篇名文,声动一时.今 ...

  • 陈忠实逝世5周年祭:原上仍有白鹿过,人间再无陈忠实

    作者:荠麦青青 来源:遇见荠麦青青(ID:yujianjmqq) "白嘉轩的腰杆永远挺得笔直,站在宗族祠堂的乡约前,不管田间劳作多么紧张多么疲累,每天至少要到祠堂来观看一回.他一辈子最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