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一首词,原来铁血男儿的内心,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说到辛弃疾,你会想起什么?

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理想悲歌,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万丈豪情,还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的思绪万千。

辛弃疾总是给人一种铁血的硬汉形象,但是他一生的悲苦,又有几人能懂?也许,只有赋闲隐居那段时间,才是他最向往的生活吧!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在我心中,这是辛弃疾最清新的一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乡村生活图,是辛弃疾人生最幸福时光的缩影。一个农村的五口之家,外界的战乱还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一家老小在长满青草的溪边,过着平淡无争的生活,被辛弃疾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了下来。

上片,从景入手,这里有一条流水涓涓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不远处有一所矮小的茅草屋。随手一笔,就把茅屋、小溪、青草一一呈现,给人清新秀丽之感。

接着家里的老父母亲出现了,他们头发已经花白,还亲热地坐在一起,趁着酒意互相“媚好”,一幅温暖幸福的老年夫妻生活图,又被词人生动地画了出来。

下片,依次描写了三个儿子的形象。

老大当然是家中主要劳动力,他挥动着出头,在溪水东边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可能年纪还不大,挥不动锄头,所以只能做编织鸡笼这样轻松的事情。

小儿子正在最可爱的年龄,还不谙世事,你看他顽皮地躺在溪头,正开心地剥莲蓬吃呢。他的“无赖”,是顽皮,是大人心中的爱,“卧”在溪头,这是怎样一种奇怪的姿势,大人是肯定做不出来啦,那是顽皮孩童的专属。

辛弃疾这首词,写的是五口之家,实际上是农村家庭的缩影,每一句都是最平淡的语言,就像普通人的生活,每每平淡如水。

但是如果你能在平淡生活中发现美,普通夫妻的相视一笑,邻家小孩儿的顽皮打闹,把这些平淡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无穷的奇妙,这就是生活的魅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