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一个狂欢式的人物
相关推荐
-
孔乙己:我严重怀疑,你们可能从来就没有读懂过,鲁迅笔下的我
2021-07-16 20:32·杨角风发作 笔者(杨角风)所住的地方离绍兴非常近,开车的话,也就几十分钟的路程,属于杭州郊区的一个小村庄. 上一期写到鲁迅笔下的闰土时,特意去了一趟绍兴鲁迅纪念馆,了 ...
-
2.98万/㎡级新加坡式花园住区,万科给滨萧中产一个狂欢 | 叶建英
文丨叶建英 都会白领的贴心偶像,万科,即将在滨萧区域亮相一个全新的新加坡式花园住区: 樟宜翠湾. 整个钱塘江南岸,大家等待万科已经两年了. 上一次,在等了9个月之后,大家等到了义桥万科 ...
-
《孔乙己》看图写话:运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或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4分)
24. 参观时,同学们在展厅看到一幅人物画,似曾相识.请将画面内容描述出来,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或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4分) 阅读答案: 答题要点:孔乙己穿长衫,突出他读书人的形象 ...
-
不要做一个“当代孔乙己”
文/诗来 这几年,我见过很多这种年轻人:他们对待工作堪称认真负责,工作之余也相当自律.非常具有学习意识,就连在地铁上.公交车上也不忘拿出手机刷刷知乎.微博,看看最新的资讯,或者背几个单词,熟悉最新的几 ...
-
郑龙武:一个“苦人儿”的悲剧 —— 浅析鲁迅小说《孔乙己》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引言 鲁 ...
-
年少不懂孔乙己,再读已是书中人,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孔乙己?
前言: 科举制度自隋唐开辟以来,一直成为朝廷招贤纳士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而这种制度到了19世纪末期,便似乎已经行不通了.此时的清政府已经腐败不堪,众多底层知识分子为了出人头地,还是在封建教育中苦苦挣扎 ...
-
解读鲁迅先生《孔乙己》:一个人的悲凉,是一群人的狂欢
解读鲁迅先生《孔乙己》:一个人的悲凉,是一群人的狂欢
-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个病句,是鲁迅的笔误还是有意为之?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的结尾写了一句颇有争议的句子:"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他将"大约"和"的确"连用,意思显得既矛盾又累赘. ...
-
【水草造景】分享一个插种式水上叶水草盆景
大家好,我是净植画社舒大先生,有幸在[rlyl的自然世界]平台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制作的插种水上叶盆景.因为从草缸的水草修剪下来扔掉很可惜,于是我花了半年时间尝试培养水上叶,并把水上叶修剪出来进行插种.期 ...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是突然读懂了孔乙己
年少时,我们读孔乙己是翘着嘴角眉梢的,成年后,我们想起孔乙己却只剩苦涩叹息. 孔乙己不好笑了吗?不!是当我们自己变得跟他一样可笑时,再也笑不出来了. 我们都曾以为自己与众不同,不会走到荒诞和讽刺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