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读方与用方:理中丸治疗霍乱

(0)

相关推荐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九)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讲到了<伤寒九十论>里的医案,先用理中丸,后用五积散,我们来分析一下五积散到底起什么作用. 五积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引起的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张璐说:此虽类集十余方 ...

  •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12-92

    因为笔记一般都是按叔叔讲课的顺序来记的.所以有时候条文在上,有时候是中药在上. 好用方 肾结石 猪苓汤加茯苓戎盐汤 前列腺肥大或者肾绞痛 通关丸,散癃汤 中药 衣鱼(书蠹虫) 在书里面的虫子可以打通厥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一个是"水泻",一个是"理中丸是不是太阴病的主方?"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理中丸的功效如何? 第一张方剂都有它的功效,我们都想知道它的功效,但是, ...

  • 方剂选萃:理中汤(20)

    理中汤(温中散寒法)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霍乱呕.吐.下利,无 ...

  • 理中丸与四逆汤

    理中丸--党参.苍术.干姜.炙甘草: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理中丸证出现在两个条文: 一是霍乱病中,病家既有里证--呕吐.腹泻,同时有表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先用理中丸治里证,再用桂枝 ...

  • 『古方新解』两张活血方,临证用不同

    导读:桂枝茯苓丸和血府逐瘀汤作为活血化瘀两张名方,临证有何不同?作者在跟诊过程中,对其进行了思考.从主治中似乎得到的结论并不理想,以方测证得到桂枝茯苓丸更侧重于消有形的瘀血,而血府逐瘀汤主治因气血不和 ...

  • 『古方新解』中医十大名方

    『古方新解』中医十大名方

  • 『古方新解』婴幼儿的常用方:导赤散

    导读:导赤散是一首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名方,治疗心经火热证.作者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小儿奶癣.药物性皮炎等湿热性皮肤病,很值得参考. 加味导赤散小议 导赤散由生地黄.木通.竹叶.甘草梢 ...

  • 『古方新解』祛湿热著名方--三仁汤

    身体困重,觉得体内湿热之气太重?中医祛湿名方--三仁汤便是为祛除人体内湿热太盛而组成的方子.我们都知道薏苡仁可以清热祛湿健脾,其实滑石.白蔻仁清热祛湿效果非常之好,而三仁汤含有这三者,可见其祛除湿热的 ...

  • 『古方新解』补肾名方

    在唐代道教的<悬解录>一书中,记载了张果献圣方于唐玄宗的故事,这个圣方叫"五子守仙丸",即五子衍宗丸的原方名. 五子衍宗丸是著名的补肾良方,是中医治疗阳痿不育.遗精早泄 ...

  • 『古方新解』读旧案悟新意

    蜗居家中,翻阅藏书,忽一册家父门诊记录跃入眼帘.乃细品读,几则医案理法方药很有新意,逐记录之,以图自勉. 吐血案 刘某,女,32岁.近2日吐血频频,色鲜而红,胸闷憋气.舌质红降,脉弦而数.其人素日消瘦 ...

  • 『古方新解』八法引路遣方用药

    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 ...

  • 『古方新解』厥阴头痛名方吴茱萸汤新用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叶乃卫 厥阴头痛名方吴茱萸汤是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收载的.由吴茱萸9克,人参9克(可用党参代),生姜18克,大枣4枚组成.水煎服,每日3次.   功能:温 ...

  • 『古方新解』蜜煎导方

    蜜煎导方是我国现存医学著作中最早记录肛门栓剂的适应症及制作方法的方剂之一.大便秘结,不能自行排便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属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调整饮食,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水果.蔬菜及粗粮,用轻泻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