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泉护村出土的史前鸟纹彩陶,微启的嘴和眼睛,形象而生动
相关推荐
-
李新伟:“西阴纹”的解读
摘要:1926 年,李济先生发掘西阴村遗址,将一种有弯角状空白的彩陶纹饰称为"西阴纹".此类纹饰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的典型纹饰,学者对其起源和内涵多有讨论.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 ...
-
我在漆沮觅上古
我在漆沮觅上古 文/闻双全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漆沮是一条河,由耀州入富平经阎良过临潼入渭河.而漆沮在耀州以上是两条河,东为漆水河,西为沮水河.漆水河发源于铜川市印台区,下流经 ...
-
仰韶文化:中国考古学文化的源头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影响远达甘肃.青海.湖北.河北.内蒙古等周边地区,陕西西安半坡.陕县庙底沟.河南郑州大河村.山 ...
-
李新伟:陶寺墓地彩绘陶器上的鸟纹
摘要:彩绘陶为陶寺文化等级身份的重要标志.陶寺遗址墓地中蟠龙纹盘仅见于一类墓,有较复杂图案的彩绘陶仅见于一类墓和二类墓的甲型和乙型墓.但目前对于陶寺墓地出土壶.瓶.折腹盆等器物上的复杂图像尚无深入研究 ...
-
河图洛书,华夏之源,最早的“河图”、“洛书”什麽样?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河图洛书影响很大,通常都把河图洛书看成是华夏文明之始.实际上,随着考古的大发现,可以看出河图洛书应该是华夏文化之源.它是华夏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文明的凝结和升华! 对于&quo ...
-
李新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的鱼鸟组合图像
一 自仰韶文化发现以来,其独具特征的彩陶图像即为研究的热点.西安半坡遗址发掘获得丰富的半坡类型彩陶图像资料,1963年出版的发掘报告对半坡风格鱼纹进行了开创性的详细研究,确立了写实鱼纹和由直线三角.弧 ...
-
中华文明的第一道曙光——仰韶文化遗址
遗址名称:仰韶文化遗址 发掘地点:河南省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 发现及发掘时间:1920年发现,次年首次发掘:1951年和1980年对该遗址又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与研究工 ...
-
华州柳枝镇泉护村现状
邮箱:3125136050@qq.com 探访华州柳枝泉护村 文字作者 刘红霞 图片拍摄 刘焕民 2019年5月8日,为了再掘华州历史文化底蕴,我和刘焕民老师相约去柳枝泉护村. 下午四点,我俩忙完手头 ...
-
怀念我的妻子——华州柳枝镇泉护村元冬冬
邮箱:3125136050@qq.com 凋谢了的玫瑰 作者 姚拴虎 今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即农历十一月初七,是我举案齐眉的好伴侣元冬冬去世一周年纪念日.去年的今天,她因病永远的离开了我和她始终放不下 ...
-
华州记忆之村遛子
华州记忆之村遛子 作者:吉建军 村遛子者,游走于乡村的各类人也.在我有限的孩童时期的记忆中,村遛子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但有幸也遇到过几个,成为这种游走于乡村的特殊人群的弥足珍贵的记忆资料. 我记忆中的 ...
-
华州崔马村:传承百年的传统手艺
吉建军,陕西华州人,诗人,作家. 初冬的日头,把懒懒的阳光洒在大明镇崔马村的土路上,村民王大爷正坐在庭院里,和村里几个村民一起忙碌着.转眼之下,胳膊粗细的竹竿在王大爷的竹刀下变成了挂面一般粗细的竹篾, ...
-
我在华州高塘老年村的童年
邮箱:3125136050@qq.com 童年的家乡 作者 东升 (老年村原叫"老渰村",在"文革"中,村革委会以"老渰村""渰字 ...
-
华州遇仙村的桃花源
邮箱:3125136050@qq.com 遇仙村的桃花源 作者:罗文学 华州区赤水镇东一里处,有条河叫遇仙河.紧挨河的东岸有个村子因河得名叫遇仙村.这个村因千亩桃花园而闻名遐迩. 华州遇仙村 阳春三月 ...
-
华州侯坊村的由来
邮箱:3125136050@qq.com 侯坊村的由来 李成业口述 刘云整理 候坊村位于华县西北十里之处,中间有通村公路贯穿南北.据说很古很古的时候,这里有个人被封侯,后来这位封侯的官员在此开了作坊, ...
-
华州塬上第一村:江村村名的来历
邮箱:3125136050@qq.com 江村村名的来历 作者:贾宝勤 华州高塘镇西边塬下川道里,有一个拥有几百农户的村子,叫江村,明<华州志>记:"华州西南诸胜地,当以江村为第 ...
-
华州李托村名的来历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李托村名的来历 李托南北主巷道 高振强 摄 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556年1月23日),华州发生大地震,史称"华州大地震". 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