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怎以“十事”改革为良相
相关推荐
-
救时宰相姚崇
♣ 王 剑 神龙政变后,女皇武则天交出皇权,移居上阳宫.朝中百官都为唐朝复辟而庆贺,只有一个大臣哭泣不止. 百官领袖张柬之呵斥道:"今天难道该是哭泣的时候吗?恐怕你就要大祸临头了!" ...
-
《华夏千古名人》唐朝.姚崇(469)
姚崇(公元650-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唐代开元初名相,著名政治家.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巂(xī)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 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 ...
-
盛唐金镜录:4.风度得如九龄否?
古来明相齐名并称的很多,如史家多将唐太宗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并称房杜,世有房谋杜断的美誉,玄宗皇帝在位期间,名相也有很多,如"姚宋"这是史家对姚崇.宋璟二人的美誉.玄宗在位期间的这 ...
-
《史记》人物 | 司马迁“黑”卫青了吗?
在今人看来,卫青是武功赫赫.功在千秋的名将:但在汉武帝时代,他却是士大夫群体群嘲讥讽的对象.(李云中/绘) <史记>里有一篇<佞幸列传>,开篇就说:不但女人有因为长得好讨得皇帝 ...
-
姚起:三十年前,八叔太公下葬那件灵异的事
三十年前,八叔太公下葬那件灵异的事 姚 起 你出丧那天,好象正是九月 天空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你与毛主席同龄,但你比主席长寿 你只是一介凡夫俗子,一个普通的篾匠 你比主席少操了很多心,也没经历 那么多 ...
-
姚崇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十八)
有一次,姚元之向玄宗奏请依照顺序提拔任用郎吏.玄宗听后只是盯着宫殿的屋顶不作一声.姚元之几次重复汇报,玄宗始终一言不发.姚元之感到十分恐惧,便急忙退出.当日罢朝之后,高力士向玄宗问道:"陛下 ...
-
唐朝名相姚崇突患重病,临终前,他拉着长子的手,叹道:我死后,姚家恐怕有灭族之祸!有件事,你们一定要按...
公元721年,唐朝名相姚崇突患重病,临终前,他拉着长子的手,叹道:"我死后,姚家恐怕有灭族之祸!有件事,你们一定要按我说的做,兴许有一线生机."儿子们吓得魂飞魄散,连忙磕头请教. ...
-
旧唐书卷九十六 列伟第四十六 ○姚崇 宋璟
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父善意,贞观中,任巂州都督.元崇为孝敬挽郎,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五迁夏官郎中.时契丹寇陷河北数州,兵机填委,元崇剖析若流,皆有条贯.则天甚奇之,超迁夏官侍郎,又寻同 ...
-
《隋唐系列》玄宗大治十二:张说镇抚党项与中唐名臣姚崇病逝
开元九年即公元721年春正月,唐玄宗李隆基下制削去刚被突厥人打败的杨敬述官爵,以白衣身份检校(代理)凉州都督,仍然担任各种大使.同时,唐玄宗派人到全国各地检核勘查田亩. 正月初七(丙辰),朝廷将蒲州改 ...
-
唐朝历史人物——姚崇(唐朝宰相)
姚崇(公元605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则天朝以字行,时突厥叱利元崇发动叛乱,武则天不喜姚崇与叱利同名"元崇",乃改名元之.玄宗朝为了避讳 ...
-
公元721年,70岁的姚崇病重,临死前再...
公元721年,70岁的姚崇病重,临死前再三叮嘱儿子:"等我死后,把家里所有的珠宝古玩放我棺前,不然姚家会有灭顶的灾祸!"果然,姚崇死前这"一计",保全了子孙后代 ...
-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九十一 河南三门峡姚崇:以不贪为宝 以廉慎为师
(点击图片可观看视频) 姚崇(651-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祖籍江苏吴兴,出身仕宦家庭,少习武功,长乃好学,成为文武全才.唐高宗上元二年(670年)步入仕 ...
-
(宋史连载121)范仲淹上书说十事,推开“庆历新政”
瓦 舍 聊 宋 第二卷 文治 第十二章 庆历新政(二) 十件事 庆历三年(1043)五月起,赵祯开始频繁召见范仲淹.富弼等宰执大臣,心急火燎地催着他们提出富国强兵的方略.可是,范仲淹.富弼等人似乎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