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奉“多磕头,少说话”的清朝宰相,凭什么得到文正谥号?
相关推荐
-
清朝最有福气的宰相,高中状元侍奉4帝为官40余年,门生也是宰相
文/格瓦拉同志 清朝厉行君主独裁统治,大臣动辄得咎,因为细微过失被罢黜乃至杀头者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能长期占据高位并得以善终的大臣为数甚少,堪称政坛的"幸运儿".在这些人当中, ...
-
清•曹振镛书法作品欣赏
清·曹振镛书法作品欣赏-纵横官场五十二年,得到第八个文正谥号 曹振镛(1755~1835),字怿嘉,号俪生,安徽歙县人.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埴之子,魏武帝曹操之后. 曹振镛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 ...
-
最牛“临时工”:清朝存在了183年的军机处和147名军机大臣
导语 军机处是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自雍正七年(1729年)年间因西北用兵而设立,至宣统三年(1911年)被撤销,这一机构存在了183年.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但完全处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始终不能对皇权 ...
-
清代宰相曹振镛道出做官秘诀,多磕头少开口,被文人写词讽刺
有朋友看到标题,可能先要疑问一下:"清代有宰相吗?" 其实,这是约定俗成的叫法.清代的殿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都可能被称呼为"相国"或者"宰相" ...
-
曹振镛说,他的为官之道没别的便是只有六个字:多磕头,少说话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位枭雄,他的一生文韬武略,打下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曹魏政权只存在了40年便被司马家篡夺,成立晋朝. 后续司马家族对于曹操的后代是能杀则杀,在此后的千多年里曹操后代便没出现过任 ...
-
不打扰和少说话
其实对待任何人都一样,不抱飘忽的期望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就像去看一场期望值不高的电影,散场过后却发现其实很不错.不期待任何,不给别人负担,这样得到的每一点甜味都是惊喜. 为什么同样直立行走,有的 ...
-
黄常成,重庆人,中国美,少说话,多做事,实干兴邦。
黄山黄河都姓黄,长江长城都姓长.这是什么,有一定道理,原因,故事,来历的.黄山黄河,山河都是炎黄子孙的.长江长城,有江有城是江城,江城很美,很好.江城之美,代表了长江和长城之美.我们要爱黄山黄河,长江 ...
-
长大后的我学会两件能让自己活更好的事,那就是少说话和不纠缠
小时候,我真的特别想长大,因为我觉得长大以后就可以自己决定很多事情,可以有钱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和小物件,可以自由支配时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是,当我慢慢长大后,我又开始怀念小时候,因为我发现,长大后 ...
-
聪明人的活法:少管闲事,少说话
人活一世,凡事都得提着小心,仔细做事,不然下一秒就可能被人推进深渊. 要知道祸从口出,与其空有一副热心肠,总是关心别人的事,不如少说话,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不是所有人,都会感激你的帮助,可能在你毫无 ...
-
永远要学会多做少说话的人
这世界有四类人: 第一种是多做事多说话的人. 第二种是不做事不说话的人. 第三种人多做事少说话的人. 第四种少做事多说话的人. 不知文友喜欢何种类型的人.
-
清朝宰相刘罗锅书法作品欣赏
笔墨丹青新视角2017-04-16 07:11:55 刘墉画像 刘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俗称刘罗锅.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 ...
-
想要强,先静心,人变强从少说话开始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和社会比起来人是渺小的,人永远改变不了社会,但是人可以改变自己从而使这个社会对自己好一点,改变自己就是让自己变强大,变强大的根本就是要沉下心静下心来. 开始沉默,是要沉下来心来,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