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卷24议对诗解3议惟畴政名实相课断理必纲摛辞无懦
相关推荐
-
公孙胜为什么第一个要离开梁山 他和宋江有何矛盾
公孙胜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四,绰号入云龙,早期同晁盖.吴用等人义结金兰,共同劫取生辰纲,此后入伙梁山.公孙胜在梁山担任要职,但他的心却和众好汉越行越远.在平定淮西后,公 ...
-
所谓读书。读书是为了明事理。不然读再多的...
所谓读书. 读书是为了明事理.不然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呢?书香熏染过的灵魂有异于常人的气韵淑雅精致大方得体-- 真知灼见了然于胸眼界自然高远. 如刘禹锡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若人 ...
-
【《文心雕龙》释意】(二十四)议与对的优劣
第二十四章 议与对的优劣(议对第二十四>) "周爰咨谋"(原诗大意:四处寻求治国良策)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皇皇者华>.这首诗原本是指君王派遣大臣,四处寻访 ...
-
《文心雕龙》卷24议对诗解1议审事宜议贵节制驳议偏辨事实允当
<文心雕龙>卷24议对诗解1议审事宜议贵节制驳议偏辨事实允当 题文诗: 周爰咨谋,是谓为议.议之言宜,审事宜也. 易之节卦:君子知节,以制度数,议德论行. 尚书有曰:议事以制,政乃弗迷.议 ...
-
《文心雕龙》卷24议对诗解2通古观今约以正辞文对策陈政射策献说
题文诗: 动先拟议,明用稽疑,敬慎群务,弛张治术. 大体所资,故必枢纽,经典采故,实于前代, 观通变于,当今者也.理不谬摇,其枝字不, 妄舒其藻.又议郊祀,必洞于礼,论戎事也, 必练于兵,佃谷之论,先 ...
-
《文心雕龙》卷18论说诗解1议说传注赞评叙引弥纶群言研精一理
<文心雕龙>卷18论说诗解1议说传注赞评叙引弥纶群言研精一理 题文诗: 圣哲彝训,曰经者也,述经叙理,曰论者也. 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圣意不坠.仲尼微言, 门人追记,抑其经目,称为论语.群 ...
-
《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1心生言立言立文明声发文生形立章成,
<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1心生言立言立文明声发文生形立章成 题文诗: 文之为德,大矣也焉,文与天地,并生何哉? 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垂丽天象; 山川焕绮,铺理地形:此道之文.仰观 ...
-
《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2文字表情圣传文章辞鼓天下因文明道
<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2文字表情圣传文章辞鼓天下因文明道 题文诗: 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 年世渺邈,声采靡追.唐虞文章,焕乎始盛. 元首载歌,发吟咏志;益稷陈谟,垂敷 ...
-
《文心雕龙》卷2征圣诗解1文通圣情志足言文简言达旨博文赅情
<文心雕龙>卷2征圣诗解1文通圣情志足言文简言达旨博文赅情 题文诗: 作者曰圣,述者曰明,明圣述作.陶铸性情, 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圣人之情, 见乎文辞.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 ...
-
《文心雕龙》卷3宗经诗解1孔圣删述旨远辞文五经殊致表里异体
<文心雕龙>卷3宗经诗解1孔圣删述旨远辞文五经殊致表里异体 题文诗: 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者常也,恒久至道, 鸿教不刊.故象天地,效验鬼神,参物之序, 制人伦纪,洞察性灵,之奥区也,极文 ...
-
《文心雕龙》卷3宗经诗解2情深不诡事信不诞文丽不淫行以文传
<文心雕龙>卷3宗经诗解2情深不诡事信不诞文丽不淫行以文传 题文诗: 至经书犹,根柢槃深,枝叶峻茂,辞约旨丰, 事近喻远.是以经也,往者虽旧,馀味日新. 后进追取,而非为晚;前修久用,而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