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冬
相关推荐
-
天地无所有,人间两鬓白
天地无所有,人间两鬓白 旧年的最后一个冬月,被一场浩浩荡荡的流感击倒两次.办公室里的老师都念叨:快下雪吧,一场雪后病毒就沉寂了.谁知这平日里以风沙雪而著称的塞外小城却迟迟等不来一场大雪,清清朗朗的天气 ...
-
冬天十件奢侈小事,能做一半都是会过日子的人
物道君语: 2020的奢侈,是一颗向好的心. 一个冬日,阳光穿过窗帘照进教室,高三学子正昏昏欲睡,老师在讲台上劝导不用功的孩子:"虽然现在很累,但你们以后年纪大了,会发觉现在是最好的时光.& ...
-
冬至寒夜长,小院暖人心
踏雪寻梅 马常胜 - 虚谷 有雪时,雪落满枝,一庭纯白,温酒对饮,其乐无穷: 无雪处,霜空高远,梅花初开,沐日闲步,清幽无限.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冬天,能像中国一样层次丰富. 作为领土跨越纬度最多的 ...
-
冬日暖阳的唯美文案
冬日暖阳的唯美文案
-
朗诵 || 揉碎的光阴
揉碎的光阴 作者:皓婉凝雪 朗诵:郭慧 摄影:乔峰 静静坐在飘雨的窗前, 总想听听你的脚步, 你不慌不忙, 从光明潜入黄昏, 又从黑暗浮出. 任风吹过,雨丝散落, 不言不语在枝条上轻抚, 一夜之间 ...
-
【文学纵横】序秦兆基《揉碎江南烟水——历史的重释》
王志清简介:现为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生态文学研究所所长,兼职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诗作协全委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研究员学术委员等. ...
-
时光清简,愿你邂逅冬日美好
时光清简,愿你邂逅冬日美好 作者丨夕聆雪 主播丨竹子 编辑丨安般兰若(ID:anbanlr) 岁月有韶华.清简之美,四季也有繁花.肃寂之美. 光阴,时而温婉,时而清扬,时而豪放,时而奔腾. 时光清简, ...
-
散文:冬至
写在冬季 2020-12-21 待到梅花画尽 就是春归之时 冬至 文/香袭书卷 山间梅花开,冬至时节到.梅花悄悄地在枝头把自己打开,就像是一个腹有诗书的女子,不急不忙地静守着冬至的到来. 翻阅旧书,探 ...
-
梦雅||冬拥抱着生活 ——勤劳的快寄小哥【纸刊征稿散文类(67)】
点上方 蓝色字体 一键关注 笔名梦雅,网名仙阙飞音.教育工作者,喜爱文字,爱好音乐.舞蹈,用筝的弦子拨动灵性的美,让跳动的音符变成曼妙文字,宁静盛开在灵魂深处.有各类文章在大型网络平台发表.诗作发表于 ...
-
雅冬:感知生活的样子,才是冬天的意义
物道君语: 冬天简单.朴素平白,古人却用身体丈量冬日,把残冬过成雅冬. 相比冬,秋天实在让人喜爱得紧.光是山的颜色就够看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更别提馋得心痒痒的蟹.葡萄.石榴,就连风都觉得十分 ...
-
《诗雅香江》第33期 杏林霜重花難發,塵榻冬深春不回 林峰会长抗疫唱和集
共同战疫 乌兰图雅 抗疫吟 林峰(香港) (一) 楚天何事笛聲哀,風雨江城聽落梅. 白髮斑頹橫老淚,朱顏蕭索舊紅腮. 杏林霜重花難發,塵榻冬深春不回. 聞道華佗鍊丹去,萬千扁鵲下山來. (二) 翠紅堤 ...
-
【中艺平台】吴冬声【全球艺术家编码1821】作品雅赏(2021年01月19日)
吴冬声,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奖.1996年.2002年.2012年分别在瑞士.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个展,作品被多家机构.美术馆和个人收藏 ...
-
以俗入雅,雅俗共赏:冬心先生花果册——金农
金农自谓五十以后学画,六十以后学竹,其现存画作确多为六十岁后所作.而自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开始,金农开始创作大量题材以花果为主的<杂画册>,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均有 ...
-
戳脚——文趟子拳的技击腿法及腿功训练----张 翔 赵雅和 魏冬梅
一.文趟子拳的技击腿法: 在我国流行的各种拳法中部有腿法.腿法的种类也很多,各家各门都有各自的特点.戳脚--文趟子拳技击腿法立足于低.快.猛.冲.活,有高腿法.低腿法.近身腿法.腾空腿法.连环腿.鸳鸯 ...
-
雪儿飘|冬有雪儿,雅望天空(诗歌)
孩童嬉戏 仰望天空 红彤彤的脸 相似苹果 那飘飞的雪花儿 散在满城 让大地 树梢 穿白衣裳女孩 寒冬瑞雪 兆丰园 喜报似来临 漫山遍野的洁白 包裹着如银框国度 路人堆雪 仰望天空 圆的 长的 ...
-
【广州诗歌】No.81315期B版||七绝咏花组诗系列·冬之雅 文/芳子
广 州 诗 歌 欢迎阅读 <广州诗歌>平台自创建以来旨在发展平民文学!大众化阅读,大众化创作,展示平凡心灵最美好的一面.我们努力为华语文学贡献力量.欢迎您的阅读!愿您记录自己奋斗历程中的点 ...
-
以俗入雅,雅俗共赏:冬心先生花果册
金农自谓五十以后学画,六十以后学竹,其现存画作确多为六十岁后所作.而自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开始,金农开始创作大量题材以花果为主的<杂画册>,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均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