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一民:居家避疫,情之所寄;追忆先父,撰笔成文。

  

邓一民:居家避疫,情之所寄;追忆先父,撰笔成文。

赵刚

2020年7月9日,在京沧情综合群中浏览信息,被邓一民先生所发《运岸老民》的文章所吸引,点开链接仅阅读数行就决定此文必须在诗眼看世界上刊发,好文章当与大家共分享。随后与邓一民先生建立微信联系。
邓一民,现居北京,1954年出生于河北沧州,退休前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供职。征得邓先生同时,从今天开始他的系列文章《运岸老民》在诗眼看世界刊发。此系列文章是邓一民先生缅怀他先父邓田夫老先生的,邓老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一生执着于书画诗医武诸艺,令人钦佩,为沧州名家也!
邓田夫(1922年--2006年)河北沧州人,原名邓锦堂、邓松涛,字乐农,田夫,号布衣散人、运岸老民、静一斋主。
邓田夫先生自幼喜欢书画,在私塾读书时,接触到 《芥子园画传》和《大观楼丛画》临摹画画。稍长拜韩锦波先生学习工笔花鸟,后国立北平艺专毕业的沧州籍画家田燕北先生为师学习小写意,系统地接受了中国画史、画论及传统画法的教育。
书法上,早年以临帖为主,从唐楷入手,最喜颜真卿雄强博大,丰伟雄修的字体,中年后以行草见长,最善榜书。
1948年,邓田夫在沧州文庙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62年—1964年,他先后四次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拜访大写意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李苦禅先生对这位贸然的造访者给与了热切接待和指教。在其27幅作品上题款、点评。(与李苦禅先生交往已记记载入作为2018年文化部重点工程的《李苦禅全集》中)李苦禅先生对其注重写生,注重生活,写画自己熟悉的物象,以书入画的的追求,对他的勤奋刻苦给与了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同时在1962年—1964年,为生活计,他的画在荣宝斋挂单出售。1991年榜书作品《藏锋》在台北中山纪念堂展出并被收藏。1993年,三十米草书长卷《蜀道难》,应邀参加文化部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书画博览会”。1996年11月,邓田夫书画艺术的追捧者用他们自己收藏的书画作品在上海美术馆举办“邓田夫书画展览”,受到诸多藏家的好评与追捧。1996年名字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大词典》。1997年名字被收入《海峡两岸美术家辞典》。1998年名字被收入《二十世纪名人大词典、美术分册》,其作品曾被台湾、及东南亚国家的书画爱好者收藏。
邓田夫先生在七十余年砚耕苦作,不论兵荒战乱,物质匮乏,还是文化备受摧残的年代他从未放弃手中的笔,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始终恪守着中国传统文人风骨清高和超然散淡的情操。以近乎苦行僧的方式践行着为艺之道,他一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与人无争,隐居于市。如痴如醉,津津乐道,却画不参展,不结集出版,只写我心,只写我意,只写我境,只为在创作中安顿自己的心灵。
老年作画喜用焦墨,画面饱满充实,线条遒劲老辣,观之墨气扑人。深厚的生活基础,常年的写生及对物象熟知使得他笔下的田园世界,返璞归真,雄健苍劲,浑厚平实而妙得天趣。朴拙之中蕴含着阳刚之气,运笔如行云流水,笔法凝练简约,作品的个性风格更加突出,作品的精神内涵很难为常人理解和接受。
邓田夫是武学家,数年研炼太极拳及游身八卦连环掌,内气充沛,亦将武学涵养融入用笔之中,他还精通医道,广览博学,把数十年感悟融于书画之中。形成了书画作品朴拙浑厚,逸静沉雄,具有浓厚的文人传统审美的笔墨情趣。他不仅仅保持了一个文人的孤傲与清高,且远远超出了一般文人所涉猎的范畴。
邓田夫是早期的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卿云诗书画社会员。
据邓一民先生所言,他父亲极其淡泊名利,为常人难以理解。六十年代初即在荣宝斋润格卖画,后三次采访李苦禅先生,苦老在他的27幅作品题款点评。他父亲一直认为“书画是寂寞之道”,他是在书画中安放自己的灵魂,寄托自己对世界的感受。他也是觉得老爷子一辈子太“拼”了,太不容易。于是疫情居家期间写了追思先父的文章。他对我说他没有炒作父亲的想法,只想告诉人们,除了争名争利,争权争势,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我仅拜读了系列文章,文有所寄,当思先辈之不易。不为争名夺利,只为记录生活,只为怀念!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

  • 邓锡良 花鸟册页欣赏(第2辑)

    一点工笔画2021-03-28 07:53:52 邓锡良(1928-2014),河北涿州人,195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入室弟子,著名花鸟画家.他的绘画继承了李苦禅先生 ...

  • 邓锡良 花鸟册页欣赏(第1辑)

    一点工笔画2021-03-27 08:21:19 邓锡良(1928-2014),河北涿州人,195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入室弟子,著名花鸟画家.他的绘画继承了李苦禅先生 ...

  • 胥善辉的大师艺术

    胥善辉的大师艺术 胥善辉,生于1964年,江苏徐州人,思远堂主人,邓田夫美术馆.李大中艺术馆.沧州江苏商会及江苏汇馆创办人. 善辉先生,生活简朴.不求闻达,但求适志,独行天下,志在林泉,年轻时志于学, ...

  • 发现大师的艺术

    发现大师的艺术 一直相信,缘分有着很大的偶然性.正如杰出的书画家邓田夫与胥善辉的相识也一样.经父亲引荐,胥善辉1982年跟邓先生学习书法艺术."当时看到邓先生的字并不以为然.随着学习的不断精 ...

  • 【三秦文学】任广民:【“疫”往情深】(诗词)

    小主,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疫"往情深 文/任广民 [七绝]忘春 剪彩作莺终不飞,五辛盘侧酒无杯. 听雨不闻牙 ...

  • 一碗避疫汤,已病者愈,未病者不染

    当下,疫情不可掉以轻心,古方了解一下 避疫汤,出自清代名医李文炳所著<仙拈集>,具有健脾升阳,解表辟秽之效.主治时疫.并可达已病者愈,未病者不染之效. 时疫,是指疠气疫毒从口鼻传入所致,有 ...

  • 一碗避疫汤,已病者愈,未病者不染!

    一碗避疫汤,已病者愈,未病者不染!

  • 君子配香囊,避疫正当时

    ----- ----- 疫之殇 "己亥末,庚子初.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 天降大疫,我们的生活因之改变, ...

  • 【《仙拈集》避疫汤:治时疫,可达已病者愈,未病者不染】

    避疫汤,出自清代名医李文炳所著<仙拈集>,具有健脾升阳,解表辟秽之效.主治时疫.并可达已病者愈,未病者不染之效. 时疫,是指疠气疫毒从口鼻传入所致,有强烈传染性. <不知医必要·时疫 ...

  • 中国传统制香传承人刘丽丽古代熏香避疫香药九方集

    根据中国古代典籍医书记载,收录熏香避疫的香药方分享给广大香文化爱好者:自古香药同源,既可芳香养鼻,亦可祛瘟避疫.希望制香者能善用此九方,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结关键词 苍术.白芷.降香.箭羽.细辛.雄 ...

  • 莫斯科人如何避疫?我在郊外有一处“达恰”,这里能种菜喂马

    从春节肆虐至今的新冠疫情,没有一个国家能置身事外.莫斯科,作为俄罗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形势日益严峻,许多莫斯科人选择来到郊外的达恰暂住,以躲避首都的焦虑和恐惧气氛.在达恰,他们可以不戴口罩在院子里自由呼 ...

  • 1940年的一天,汉奸把邓玉民带到了一个...

    1940年的一天,汉奸把邓玉民带到了一个鬼子军官那里,说这是松木先生.松木微笑着,夸她长得很漂亮,想和她交个朋友.邓玉民知道,他是没安好心,但也没有办法,只勉强地答应着.   邓玉民,生于 1925年 ...

  • 朱大可:2020——2021避疫杂记

    朱大可 文化先锋 2020-2021避疫杂记 1.隐居者 在纽约城东,有人坐成了隐士 用时间的墨水抄写经文 救护车在窗外呼啸而过 黑夜给了他一双黑色的眼睛 他却用它来翻白眼 面朝长岛,天寒地冻 启示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