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临帖,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点
相关推荐
-
学画最重要的是什么?赶紧来看看微课君是怎么说的!!
最近有很多快毕业和一些开始接单的小画家问微课君,"先追求作品完成度还是先磕作品的完美度?"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争议性,微课君认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认真完成每个作品,既不过分求 ...
-
【墨池·国展精英专栏】2020国展精英 NO.5冯华
董文科 游胜利 余震东 陈剑锋 刘远明 冯华 赵振 访谈者:凌霜茗 采访对象:冯华老师 冯华,号二马头陀,河南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著有<初学集>.性本疏阔,不善应酬贤达,爱在网上吃瓜. ...
-
向徐渭学习什么
徐渭 墨王翠盖图立轴 前几天,有位学生带来厚厚的一沓临摹徐渭的书法习作让我点评.我边翻看边同他聊起天来,问了他关于徐渭的一些问题,包括为什么会喜欢徐渭的作品,你心目中的徐渭是怎样的一个人,其主要成就和 ...
-
最新!第九届新人书法作品展即将评审!专家分析:这些作品将在第一轮被拿掉!
8月18日 在全国书法"两展" 工作专题会上获悉 第九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览 收稿工作圆满完成 评审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共收到来稿27106件 入围参评作品27018件 篆刻作品1 ...
-
书法是写字的艺术,但更是“人”的艺术!
谁都不可也不能否认,书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人文理想和谋生的手段,一部分人走市场,大专院校书法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没有走向市场能力的时候,专业是就业的砝码,其实也一直在卖钱做准备,如各类以书 ...
-
古人把读书分为三个阶段:5
古人把读书分为三个阶段:5-15岁为诵读,这个年龄段不求甚解,能背下来就行:15-25岁为学关,这个时期读书非常关键,要学会关联,做到融会贯通:25-35岁为涉猎,这个年龄段什么书都要读一点,做个&q ...
-
张继:如何才能写出一幅好的隶书作品?
当今有志于书法创造的作者,也不可片面地只在碑帖本体上下功夫,一定要积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中去寻觅原创的契机,以自己的心性和智慧从奇山异水和风物人情中顿悟原创的灵感. ...
-
请问书法临写分几个阶段?最高阶段作品有什么样的特点?
严格来说书法临写没有阶段可分,临写贯穿于学习书法的全过程. 要说分阶段,只能从学习书法的宏观角度来区别,如倪苏门在其<书法论>中将一个人的学书过程分作专一.广大.脱化三段功夫.此三段功夫, ...
-
书法不需要临帖,从来就是提笔就写!-薛宣林留言靓了
著名画派2021-05-08 22:39:09 看看薛宣林自己的留言靓了! 1986年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斗胆题字.并且给以前画的精品作品正式题款.老师说:"你就把薛宣林三个字练好了会签名就 ...
-
临帖诀窍
临帖作为专业学习的主要手段,验证原理.体会经典.引领习作,为将来的创作积累素材.书法临摹如同画家写生,通过长期反复.多角度地与范本对话,熟悉并逐渐掌握书法创作相关元素,建立完整的创作形式体系,并最终形 ...
-
临帖三步走
学习书法,"摹"与"临",是传统的有效的练字必经程序.旧时代老师教小学生写字,总是先写"描红",然后临帖.当然,临帖才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所再. ...
-
大师的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要途径,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对于临帖的像与不像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启功先生临<渡海帖>一 有人说,临帖要忠实于原帖,最好一比一的临,你临的不像就是不像,不要美其名 ...
-
水、元、看、永、泉、才、畔、详、笺、牒草书写法教你如何临帖
水、元、看、永、泉、才、畔、详、笺、牒草书写法教你如何临帖
-
这里有书法入门选帖的心得,临帖进阶时创作迷茫的方向
今天聊聊关于临帖的话题,经常有书友问及初学临帖,选哪家的,推荐一下.毋庸置疑,临帖是书法入门的唯一方式,但是临哪家的却不是唯一的选择.选帖即审美的取向,自己去书店看,喜欢那家的就临那家的,书法史上有名 ...
-
《母亲节》仰望天堂的母亲临帖《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天又一个<母亲节>仰望天堂的母亲,心绪难平.临帖古诗<游子吟> ...
-
崔寒柏 临帖其他要领和主副临
初临时最好不要用软笔,太软会影响操控,还要花很多时间在控笔上,又要注意用笔的方法还要盯着结构就忙不过来了,效果也不是很好. 每临几篇字后最好留一张纸自己放开去写,写自己的感受,感觉到的东西就是学到的东 ...
-
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作品欣赏(高清)
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而流传下来的历代经典碑帖,不仅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清晰.系统地反映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这些经典作品是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根基,也是汲取营养的源泉,为推动当代书法发展 ...
-
临帖步骤和方法四结合
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唯有勤临不辍,方得其法."临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是书法人终生的必修课. 那么,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进行临碑临帖呢?古人和今人对此都有很多阐述,有共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