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最早的火灾及原因分析

(0)

相关推荐

  • 赵蕙蓉:明代北京的元宵节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赏灯,这一古老的习 一直保留到今天.   明代以前,有关北京元宵 ...

  • 元宵节趣闻

    古诗云:"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赏灯这一古老的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 <明宪宗元宵行乐 ...

  • 紫禁城明代四次大火:嘉靖年间最惨重,大火一直烧到午门外

    紫禁城宫殿从建成起,无时无刻不受到火灾的威胁.这些火灾主要是来自天灾,也有的是来自用火不慎,极个别的为有意纵火. 紫禁城的第一次大火发生在它刚建成的来年.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正巧赶上甲子日,大吉大利, ...

  • 上元之夜:故宫元宵灯会,你想看的都在这里了

    唐 上元节的长安街头, 灯火阑珊,人头攒动. 泪光盈盈的小太平, 笑靥缱绻的薛绍, 面具揭下的那一刻, 时光静止但又仿佛过了很久. <大明宫词>中的这一段 让上元节充满浪漫气息. 正月十五 ...

  • 紫禁城里寻金记(23)朱门金钉

    接上文书,咱到了神武门,话说这神武门相对午门而言是紫禁城的北大门,在明朝那会儿,它不叫这个名字,因为所处的位置在北方,四灵中玄武镇守北方,因此叫玄武门,您可别搞混了,和唐太宗李世民那个"玄武 ...

  • 紫禁城里的防火墙

    (本文载于<科技日报>2021年5月7日第8版,有修改) 紫禁城(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拥有数量庞大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由于木材具有易燃性,因而紫禁城在历史上多次遭受火灾.紫禁城里的历代帝 ...

  • 紫禁城里的“灭火枪”

    周  乾 (本文载于<科技日报>2021年3月19日第8版,有修改) 紫禁城建筑多为木结构承重,而木材为易燃材料,因而防火极其重要.明清时期,紫禁城的灭火工具除了云梯.钩子.水桶等传统工具 ...

  • 紫禁城里的豹奴——正德皇帝

    周 乾 豹子又名花豹,是地球上出现较早的猫科动物.其体型似虎,头小尾长,四肢短健,犬齿大而锋利.豹子性情凶猛,奔跑速度快,攻击性强.我国很早就有关于豹子的记载,如先秦古籍<山海经>卷二之& ...

  • 驱疫贺岁饮屠苏 紫禁城里的新年礼俗

    周  乾 (本文载于<科技日报>2021年2月5日第8版,有修改) 我国古代的农历大年初一又被称为元旦.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帝,都希望在元旦日大吉大利,并以特定的活动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

  • 中学生早恋的六大原因,每一个都发人深省!

    有一首关于<早恋>的打油诗在网络上很流行,诗的内容如下: 少年求学闯天涯, 浪漫校园邂逅她. 三年双飞皆落榜, 各回各家找各妈 无奈往事成追忆 羞租破轿接班花 这首打油诗以一种戏谑的口吻形 ...

  • 紫禁城里寻金记(24)金碧辉煌

        接上文书,咱出了神武门就走出了紫禁城,偌大个城,据统计有8900多间房,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每天在紫禁城里一天换一间的住,至少要住到23岁.但从现在紫禁城开放的空间上看,如果认真的逛下来,好好 ...

  • 要不是溥仪自己说出来,紫禁城里的这些黑幕,你根本想象不到!

    明清以来,北京故宫一直是皇宫.末代皇帝溥仪被紫禁城驱逐后的第二年(1924年),世界上最华丽.守卫最森严的皇宫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近五百年的风尘,在这座幽静的宫殿里发生了多少历史故事 易中天先生曾在品 ...

  • 紫禁城里寻金记(21)金色瑞兽

    接上文书,我们出珍宝馆,过西六宫,就来到了御花园了.御花园里满园的亭台楼阁,古木参天,繁华似锦,虽不大却处处留心,就连脚下的是石子路也被精心设计成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皇家的威仪,后宫的勾心,在这里变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