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前夕话端阳

端阳前夕话端阳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如果不是庚子年闰四月。今天就是年年端阳,岁岁端阳。端阳节,又称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千家万户传统的节日。家家户户,乃至举国上下,都以无比的思念,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爱国情怀,屈原的不朽诗篇,《离骚》、《九天》、《九章》、《九歌》、《天问》以及《招魂》等不朽篇章。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千古流传,久而不衰。因此,屈原的名字,从远古走来,走进千家万户,家喻户晓。尤其文化人心中。无论从屈原的爱国情怀,博闻强记,还是不朽的文学篇章,无一不万众景仰,称颂有加。因此,千秋万代,千家万户,牢记他,纪念他。将五月初五的端阳日,称之为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祭祀日。这一天,依代代相传的习俗,家家裹粽子,人人吃粽子,吃水不忘掘井人。铭记这位爱国诗人。
屈原不仅是位爱国诗人,他的《离骚》等光辉篇章,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滥觞与开拓者,与此同时,他之桃李如宋玉、景差、唐勒之徒,继承乃师,皆为一代词家。
与此同时,屈原更是一位政治家,爱国者。由于其卓越的才华与远大的政治抱负,初时甚为楚怀王信任,勇挑治国理政重担。也正是如此,受到上官等人的嫉妒排挤,甚至打压。襄王即位,对屈原的打击尤甚,罹遭流放之难。屈原报国无门,不得不发出:世皆浊而吾独清,人皆醉而吾独醒。仰天长啸,被发行吟泽畔,终于汨罗江边,抱石而沉。后人为了纪念他,免让鱼虾而食其尸。将裹好的粽子倒于江中,以此种方式,来纪念,追悼他。
传说也罢,史记也好,屈原都不愧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诗人。初汉贾谊为其撰《吊屈原赋》,司马迁更为其立传,并以屈原为楷模,写下了不朽的巜史记》。唐代大诗人李白亦称: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杜甫更以其为榜样,说: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一年一度端午节,我们以既传统又切实的方式,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就是对其最好的纪念。
我生于农村,长于草莽。陪伴我童年的是饥寒与贫穷。那是个物质,尤其是粮棉奇缺的年代。但自我记事时起,家里再穷,再无斗缾之粮。但逢五月端阳,必裹粽子,涨小麦面饼。
母亲总是在初四淘好糯米,我们也常在大人的带领下,到小河边,池塘中,採来大量的粽叶。说是粽叶,就是长在水中的芦柴叶子,片片青青的,碧得耀眼,不时地滚动着露珠,到处都弥漫着柴叶的清香。採回家后,用开水焯后,浸于清水之中,随时备用。
端午节之季,正是小麦,蚕豆,豌豆收获季节。因此,除了家中涨上几锅子又香又软的小麦面饼,还就地取材,用豆米子,白玉豌豆裹粽子。至于以后的蜜枣,葡萄干,鲜肉,咸肉粽子,那是度过了三年灾害以后的事。
除了有粽子,有饼吃外,中午吃上了银子般的米饭,还能有点韭菜炒蛋,焖豆腐,烀百页,运气来时,小河里的鱼虾,也成了盘中之物。记得午饭很神圣,大人不动筷子,不举雄黄酒杯,其他人是不能下箸的。尽管两眼盯着,口水流着,喉结蠕动着,没人敢破此规矩。
五月初四,各家各户必得割来水中菖蒲与格子边的青艾。扎成把,交叉后挂于门头。初时不懂,后听人说:自古以来有恶五月之说,或可有妖邪之气出,为除邪气恶气。门头挂艾与菖蒲。菖蒲者,剑也,艾者辟邪之物也。
端午早晨,必须在日出之前,用手捋来庄稼上的露水,用以搽抹全身,可以预防热瘤结子。去毒气。至于有用没用,未经实践过。那时的夏季,蚊蝇狂舞,蛇虫横行。人人唯恐避之不及。苦无其他良策,便以雄黄加酒,涂身。姑娘们更是用香荷包来驱邪气,同时观赏美观,漂亮的香包。各自拿出来显摆,后各自挂于蚊帐内,一是驱蚊,二是享受其香味,观赏自己的大作。香囊必得挂一个夏天而后罢。
端午吃粽子,传统不变。不过,其味再也没有妈妈的味道,再也没有儿时的味道,再也没有昔时过节的若颠若狂。固然,粽叶不如以前的原生态,其种有所变味,糯米也不象以前的糯米。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物质丰富,生活水平提高,节日情结有所淡化。但更趋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赛龙舟,似乎与端午节无多少联系,但举国上下,无不处处有龙舟大赛。我以为,可能是因发展旅游业而为之吧。说一千,道一万。端午情结,不以年高而淡忘,不因物丰而忽略。
对屈原的缅怀,对妈妈所裹粽子,所做的小麦面饼,对父亲所兑的雄黄酒,仍回味无穷,挥之不去,历历在目。
今天再话端阳,看自己,已古稀老翁,银丝满头,风霜刻脸。童时的端午情结,久久在心中回荡。不写上几句,似乎总觉有事郁结于心,不吐不快。人啊,人。喜欢忆旧,怕是老一代人与身俱来之特质。

【作者简介】乔永星,1949年出生在上海,10岁随母亲下放回到盐城新兴公社。1966年初中毕业回到农村,在农村生活二十余年后,随知青妻子返城。喜欢写些散文,小说之类,大多是农村生活题材。已完成《串场河畔》、《串场故事》两部系列小说和《学书》中篇小说以及几十篇短篇小说。累计近七十万字。

(0)

相关推荐

  • 端午,安康。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部分网络」 首圖 |「誰最中國」 盛夏意浓,端阳翩至. 家家户户打扫庭院,然后将打理好的菖蒲.艾叶捆扎成束,插于门楣,或悬于堂中.草叶散发出的微微香气,不仅将蚊虫驱赶出 ...

  • 今日芒种丨愿你种出美好人生

    今天是芒种 孔祥智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太阳历6月5-7日,太阳到达黄经75°时即为芒种节气.2021年芒种的交节时间为6月5日18:51:57,农历:四月廿五.在这个节气里,黄河流域大麦.小 ...

  • 吃粽子话端阳

    粽子 淡淡棕叶香,浓浓真情藏. 香囊五彩线,辟邪保顺昌. 同侬渡端午,问候话粽香. 温馨乐祥福,粽是保安康. 人生如粽,不怕你有棱有角,就怕你肚裡空空.人生如粽,經得起熱水沸騰,耐得住冰凍冷藏.人生如 ...

  • 御苑生香话端阳|佩饰篇

    五月榴花照眼明.菖蒲切玉,艾叶含香,熟透的桑葚和樱桃缀满枝头.这一番盛夏伊始的风物,昭示着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临.端午节,也称重五.午日节.五月节.天中节等,清宫档案典籍中多称其为端阳节. 驱疾避疫 ...

  • 艾草香薰 话端阳

    端午节 又将要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千骨中医养生预祝新老顾客节日快乐 端午九毒日,记得一定要排毒哦! 前3天:(5月30日~6月1日) 中3天:(6月9日~6月11日) 后3天:(6月19日~6月21日 ...

  • 唐宋风韵诗笺 第432期 || 古韵堂第42期同题【五月话端阳】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粽情一夏 端 午 新词古韵颂离骚, 屈子忠魂日月昭. 对酒长吟怀楚客, 江河洒泪泣英豪. 古韵堂第四十二期同题<五月话端阳>部分诗友临屏作品集: ...

  • 中秋前夕话月饼

            月饼(拼音:yuèbng)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 ...

  • 【西斐话】端阳到了,要送节了......

    端阳快到了,要送节了...... 老王铁匠最近一气儿有点烦,他的个细犟儿种每次电话里提到找对象结婚的事情,助找由头推托说么事自己还小,儿子还冒做穿头,不着急找媳妇儿.搞得老王铁匠两个老货,愁的不得结. ...

  • 话南凉:五月十五大端阳

    比我老一辈的南凉人是要过大端阳的.在我老家,五月初五是小端阳,五月十五才是大端阳. 大端阳的过法虽不像五月初五那样普及,但在南凉(一带)实实在在是个传统节日.当然,五月十五大端阳作为一个节日,现在没有 ...

  • 【简话素本】《风花雪月喔得了》第十一集:端阳节

    编者按: 这是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总共有二十余集六万余字,作者是一位退休大叔.他愿意把自己的一生来一次彻底的曝晒,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误拿陈醋当作墨,写就一生纸泛酸."点点滴滴,人 ...

  • 野饕食话之贡嘎山中炖“菜根子”过端阳

    初访贡嘎山,我们与沙德区委书记老王一起,终于在1978年的端阳节之前成行了. 老王,土生土长的康定孔玉人.老朋友们总爱亲昵地喊他"王胡子". "王胡子"是走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