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病九寒的道理,怎么理解?【一点资讯】

俗话说十病九寒,又有“万恶淫为首,百病寒为先”之说,可见寒邪影响人体健康之甚,本文讲述寒气如何致病和伤寒六经中的诊疗思路,说理明晰,值得借鉴学习。

一、内寒外热要清火?错!

万病不离一个寒字,慢性病的人,一般都是内寒外热,这表现在容易上火,特别是牙齿会痛,口红,头发白黄,口臭,脚气,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四肢无力,特别握拳没有放射的力量感。

给人的感觉就是萎靡不振,这就是中医上所谓的阳虚,整个人没有活力,气短声低。先看目前的这个情况,人们都是看到了外热的情况,认为要降火清热,其实仅仅看到了外热的表面现象。

其实外热是因为内脏的寒气太重,把热的元气逼到外面,元气本来深藏在肾中,元气越充足的人,越收藏的很深,很牢固。不充足,自然被寒气逼,放散到身体的外层。即所谓元阳外越。

二、如何去除体内寒气?去寒当用热!

如何治疗,首先去寒,寒去元气自回,元气被比喻为龙,龙要回巢是身体自然的现象。

去寒当用热;

四逆汤去肾寒;

附子理中汤去脾之寒;

小青龙汤去肺寒;

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去肝脏之寒;

桂枝干姜汤,白通汤,去心肾之寒。

这些寒气被热化,变成什么呢,水,好像冰化为水一样。如何去水,刚开始用十枣汤,这个药比较狠,叫做决堤行水,还有温柔一点的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小青龙汤都是温阳化水配合,一边温阳,一边行水,一般都是后期要做的事情。

寒气一方面化成水,一方面夺路而逃,逃跑的路线是从内到外,从肾到脾到肺到胃再到最外太阳。

逃到脾用附子理中;

逃到肺,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逃到阳明胃用葛根汤;

逃到太阳,用麻黄汤,桂枝汤。

越往外,身体的感觉越明显,也最难受,这个是身体自然的机理。

但是吃药的时间反而成反比,去肾寒至少3个月,脾也要1个月,后面就快了,太阳只要几副药就够了。好了,寒气去了,水也化干净了,身体就会有变化了。

你会发现,牙龈重新长出来了,口不红了,舌体灵活了,耳朵灵敏了,眼睛亮了,头发黑了,手有力气了,耐力加强了,声音洪亮了,喜欢唱歌了,能喝酒了,不晕车了, 获得了速度、力量和耐力。身体机能全面提升。

三、看寒邪出逃路线,如何将体内的寒气真正“逼”出来?

寒,身体之敌人,正气之虚,邪气必然盘踞阴成形,(阳化气,阴成形)表现为肿瘤,癌变,膨胀,疼痛(正气冲击寒气)。

寒气就是邪气,可能是外邪盘踞在身体的正气虚弱之处,也可能是西药,比如点滴把寒邪之气从身体的外层太阳压到太阴肺脾,导致咳嗽,食欲不振,进一步压到肾经,导致失眠,尿毒症,再压,就会到骨髓,奇经八脉。

比如白血病就是如此得的,到达于此,已经病入膏肓,非重灸不可排除深层寒气,寒气如同敌人入侵,到达肾脏,基本上身体国土沦陷,正气不能对敌。

只能往外跑,表现为身体外层的热,此热乃易位的正气,如果再清热,最后的一点正气无存,身体如同鬼体,阴寒如同冰窟,将不日而亡。

寒邪出逃大致路线: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

寒在厥阴:上热下寒,精气血虚,恶梦连连,治也缓之,去寒补血,乌梅丸,当归四逆所属,治后寒退至太少二阴。

寒在少阴:睡眠质量不好,想睡睡不着,起来仍疲惫,元气外散,阴盛格阳,外强中干,治凭脉象,四逆汤,白通汤,回阳饮。治后寒退太阴。

寒在太阴:运化不力,肥胖,腹泻(因为阳明大肠有寒气,而阳明太阴相表里,葛根汤所主),咳吐清痰(手太阴肺有寒,小青龙汤之所主),太阴统用附子理中,兼少阳症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

水邪湿邪,上面用苓桂术甘汤,下面用真武汤(少阴太阴合症),可见太阴症变化多端,土火,土水,土金,土木合症随意治之。治后,寒邪基本 从少阳阳明撤退。

寒在少阳:初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降少阳火兼治太阴,纯热象不多,治后寒出阳明太阳。

寒在阳明:阳明多气多血,寒邪在此化为热邪,但是阳明太阴表里,通常不会太热,多是寒热交替,表现为大便前硬后软,严重的经年腹泻,葛根汤之所主,几付就可,实在爽。

阳明太阳合病,多肌肉酸痛,高热,葛根麻黄汤主之,一副就行,阳明寒不容易退,因为阳明为土,土不容易变迁,阳明寒退,九五之尊,全身寒邪散去, 只待太阳关口。

寒在太阳:气化不利,小便不畅,感冒发烧,温度越高,寒邪出的越多,桂枝汤,麻黄汤所属,一付就行,以防亢龙有悔。太阳寒出,痛苦不堪,然而是黎明之黑暗,如果没有此步,说明体内寒邪还没有排出,行百里半九十,打击寒邪必要全歼,不能姑息养奸。

最后说一下太阳阳明合病必下利, 很简单,少阴太阳表里,阳明太阴表里,如果服用四逆理中之类排少阴太阴寒邪者,必然里寒出表,从少阴到太阳则表被闭住,水不能外排。

从太阴到阳明,则阳明寒气重,阳明乃大肠,这样,寒气夹水气从大便而出,必然下利,治疗很简单,麻黄附子细辛少阴太阳表里双解或者桂枝加葛根汤几付解太阳阳明,下利必除。

此过程有可能有反复,循环,总之随症而治,三阴基础打好,三阳就容易多了。

四、身体健康,正确去“寒”很重要!

此文给出治疗所有慢性病的纲要,学人自当亲身实践,则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指日可待。发烧要挂水,现在一听挂水就想笑,三阳病虽然又快又猛,但是其实并不重,毕竟寒气在身体的外层,没有在内层三阴。

挂水其实就是盐水加抗生素,消炎的目的就是把寒气从身体的外层逼到身体的内层,好了以后必然表现出,咳嗽,乏力,食欲减退,睡眠变差的三阴症状。

三阴症状虽然体察不出来,但却是非常严重的,所谓家贼难防,人的身体本来对外层的东西感觉比较敏锐,但是对内脏的感觉就弱了,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

挂水其实是加重了病情,白血病,糖尿病,高血压其实都是感冒发烧。吃西药,挂水的结果,长此以往,身体根本就不会发烧,不会御敌了,因为自身的内脏器官全是寒气,怎么能抵抗外来的寒气呢?

(0)

相关推荐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

  • 太阳变证—(一)概论

    ​ 1.表证兼里实,先汗后下. 2.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 3.表里同治:大.小青龙汤,五苓散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 ...

  • 十病九寒的道理,怎么理解?

    俗话说十病九寒,又有"万恶淫为首,百病寒为先"之说,可见寒邪影响人体健康之甚,本文讲述寒气如何致病和伤寒六经中的诊疗思路,说理明晰,值得借鉴学习. 一.内寒外热要清火?错! 万病不 ...

  • 真的:十病九寒!(真正理解的人不多)

    很多疾病为什么治不好,关键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没有找到疾病的根源.殊不知"寒'和"湿"是引起很多病症的起因,认识到了这一点,再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你的疾病就有了希望. 寒气的 ...

  • 现代人真的十病九寒,但是真正理解的人不多

    很多疾病为什么治不好,关键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没有找到疾病的根源.殊不知"寒'和"湿"是引起很多病症的起因,认识到了这一点,再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你的疾病就有了希望. 寒气的 ...

  • 十病九寒!(真正理解的人不多)

    很多疾病为什么治不好,关键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没有找到疾病的根源.殊不知"寒"和"湿"是引起很多病症的起因,认识到了这一点,再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你的疾病就有了希望 ...

  • 现代人真的十病九寒,但是真正理解的人不多 守拙草堂

    很多疾病为什么治不好,关键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没有找到疾病的根源.殊不知"寒"和"湿"是引起很多病症的起因,认识到了这一点,再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你的疾病就有了希望 ...

  • 十病九寒的道理,是什么道理?

    打坐修行.站桩养生.丹道修炼.奇门遁甲 打坐站桩 打坐修行 | 站桩养生 丹道修炼 | 奇门遁甲   俗话说十病九寒,又有"万恶淫为首,百病寒为先"之说,可见寒邪影响人体健康之甚, ...

  • 【十病九寒:真正理解的人不多】1

    真的:十病九寒!(真正理解的人不多) 很多疾病为什么治不好,关键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没有找到疾病的根源.殊不知"寒"和"湿"是引起很多病症的起因,认识到了这一点,再 ...

  • 十病九寒,很多疾病,用此一招,就解决了

    来源:脉脉养生 中医认为:万病寒为先,十病九寒.一旦寒邪入体,就很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缠身!寒是万病之源,具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寒邪最直接的危害是会使机体处于凝滞状态.如果寒邪入侵,人总会感觉 ...

  • 【十病九寒:五积散-寒湿圣剂,寒湿气血痰五积主方】2

    五积散 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 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 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 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