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
相关推荐
-
考古的魅力!一篇教学计划要求的实习报告,竟在朋友圈当成美文来读!
二里头遗址田野实习散记 / 董苗 / 每个学考古的人,大概都难以抵挡田野考古的魅力. 一句话说来,没有经历过田野的训练,就不算真正的考古人. 从"最早叫中国"的地方 来到" ...
-
科学考古领路人
科学考古领路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4-29 05:31 X [读书者说] 科学考古领路人 --纪念中国考古诞生一百年及<李济传>读后 作者:曹兵武(中国文化 ...
-
厉害!三星堆发掘现场的北大考古人
北京讯 1986年,三星堆1.2号祭祀坑"一醒惊天下".夸张的纵目面具.高大的青铜立人.奇特的"通天"神树,揭开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30多年来,围绕祭祀 ...
-
豫博考古盲盒:为何要送一把神鬼莫辨的「洛阳铲」?
感觉<网红之路的"故宫文创",究竟埋下哪些隐患?>过后,博物馆文创领域比较有话题度的就是河南博物院出的"考古盲盒",正式的名字叫"失传的宝 ...
-
朱乃诚: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下)
中国考古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2小时前 四 中国考古学的全面发展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考古学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时代标志.1949年秋,中国科学院成立,并在同年秋和翌年春分别恢复对周口店遗 ...
-
手铲下的世界:田野考古纪实
考古发掘现场一 考古发掘现场二 考古发掘现场三 墓葬发掘现场:绘图.提取器物 2008年8月的一天,刚早上9点,就已经酷热难耐,知了正在树上叫得欢快,远处的山和房子就像是要燃烧起来一样,仔细看的时候会 ...
-
袁复礼回国以后所从事的第一件工作,其实就是考古。1921年,他和安特生挖掘了仰韶遗址,第一次发现了中国史前文明,揭开了中国田野考古的序幕;袁复礼的第一张测绘图,是《仰韶遗址地形图》,堪称“中国考古第一图”
"花儿研究第一人"袁复礼的北庭考古日期:2020年05月22日 01:15:33 作者:朱玉麒 袁复礼(1922年摄)天山恐龙的发现,对于门内门外的人来说,三言两语都能够说出它的显 ...
-
遇见周原怀抱田野——北大田野考古实习60周年特别报道
从河北邯郸到陕西周原,从1957到2017,北大独立开展的田野考古实习课程已走过了一个甲子的风雨历程.一代代大师筚路蓝缕.青丝成雪,把北大田野考古实习课建设成中国乃至世界的顶尖田野实践课程:仅就199 ...
-
讲座纪要丨王青教授《山东邾国故城遗址的田野考古收获》
2021年6月15日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青教授应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之邀,在吉林大学匡亚明楼第二报告厅做了题为<山东邾国故城遗址的田野考古收获>的报告.讲座由王立新教授主持,参加此次 ...
-
《从田野考古到实验室考古》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过去的田野考古工作,更多的是在露天条件下开展的.现在,对三星堆的考古发掘不仅搭建了现代化的考古发掘大棚,为了更好地保护出土文物,尤其是脆弱的有机质文物,还专门 ...
-
杨建华教授对师德传统的体悟——田野考古实习故事两则
"今年吉林大学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师德学风建设.我作为在吉林大学工作40多年的普通教师,感到吉林大学教师的师德风范是有传统的,深深地植根于平凡的教学之中.在我印象最深的第一次田野考古实习和第一 ...
-
从田野考古到实验室考古
考古遗存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经过近百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源越来越稀缺.这要求我们在考古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地获取最详细的考古信息,甚至利用较少的考古资源,多学科共同参与,进行精细 ...
-
共克时艰,奋勇向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0年田野考古主要收获(二)
邹平东安遗址 邹平东安遗址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被小清河道截断,本次考古发掘为配合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共发掘面积6500平方米. 遗址时代从龙山文化延续至唐宋,龙山至商代堆积并不丰富.西周时期主要见车 ...
-
講座預告:田野考古漫談——以周公廟為例
講座預告:田野考古漫談--以周公廟為例 講座時間:9月17日下午15:00-17:00 講 座 人:王佔奎 講座摘要:以周公廟遺址的田野考古工作為例子, 介紹田野調查.鑽探與發掘 三個部分的具體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