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师长和班长,38年后师长成副国级,班长却成正国级
相关推荐
-
1955年他第一个被授予少将军衔,活过了100岁,官至正国级
红军从井冈山,到陕北,革命席卷全国.从1955年第一次授衔,后来又经过几次晋升,到1964年,我军的开国将帅共有1614人,包括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1360位少将.195 ...
-
从红小鬼到中央副主席,他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超过了所有顶头上司
李德生在开国将帅中并不突出,那时他才是一名少将.开国将帅共有1614名,其中少将占了1360名.建国以后,李德生将军受到中央特别是毛主席的信任和重用,从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到政治局委员,最后做到了中央 ...
-
从徐向前副师长回到五台县说起——我的抗战往事(四)
九.徐向前副师长来到家乡五台县 阳明堡战斗结束后,我们立即转移到杨白村休整待命.这时徐向前副师长来了,他的老家就在这附近,他便利用这个机会,对当地老百姓作了一次抗日救国的宣传讲话,并动员他的亲属立刻参 ...
-
他原是陈锡联手下的小班长,战功赫赫,48年后成长为正国级领导
在我国曾经的革命队伍中,有一个名叫陈锡联的革命战士.他虽出身贫苦,但身上却拥有一股敢打敢拼的劲儿.正因为如此,在他加入红军之后,一度立下了赫赫战功.建国后,更是升到了副国级的高位.不过我们本文的主人公 ...
-
上将陈锡联:14岁参军,18岁当师长,40岁成为开国上将
湖北红安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这里诞生了233位将军,还诞生了两位国家领导人.今天,我们要讲的将军,也是来自湖北红安,他就是开国上将--陈锡联. 从放牛娃到我党高级将领 1 ...
-
本来是纵队司令员,他后来改任副司令员,最后降为师长
本来是纵队司令员,他后来改任副司令员,最后降为师长
-
【每天老照片】-1万-6183- 这一仗非常成功!但是,若听团长的,肯定黄了,幸亏此人在!
响堂铺伏击战,是八路军抗战史上一次非常成功的著名战例.孰不知,这次战斗差点被团长陈锡联一下给弄黄了. 为什么呢? 原来出了一次意外. 这一次战斗是发生在1938年3月. 当时日军进入了晋东南和吕梁一带 ...
-
夜袭阳明堡战役
绘画,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奇袭山西代县阳明堡机场 夜袭阳明堡战役第一集 民族英雄,血战沙场, 革命精神,红色故事, 来自太行山的文物之旅, 首次揭秘抗战经典战役决胜瞬间. 百余件红色文物集 ...
-
楼景越传略
楼景越,字秀挺,诸暨人,其母妊十六月而生.年十九,始入县立中学,运动竞赛,成绩冠僚辈.卒业后,投笔从戎,入伍为志愿兵,年余,再考入北京高等警官学校.适总理与蒋军委长创办黄埔军官学校,乃只身走粤,投考录 ...
-
1973年,李德生提议一人当党的副主席,4年后,他真的担任该职
1973年,毛主席提出,党的副主席中,应该老中青三代结合,增加1位中年的同志.周总理提议57岁的李德生作为候选人.毛主席表示赞同.大家也都没有异议. 可是李德生本人却认为自己的资历浅,刚到中央工作不久 ...
-
当年二人是军长和副军长,21年后军长成省委书记副军长成正国级
从昔年间红25军74师一部到如今的第12集团军,12军沿着历史一路走来不断建立卓越战功的同时,亦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将领,其间便包括李德生将军与曾绍山将军. 李德生将军与曾绍山将军虽然有着不尽相同的革命 ...
-
老师是正国级,开国上将叫他老首长,他却只是开国中将
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革命的道路上都有先后顺序,但是后来居上的也屡见不鲜.比如大名鼎鼎的陈锡联上将,他每次见到一位开国中将,都要毕恭毕敬地喊老首长. 这位开国中将就是詹才芳.詹才芳成为 ...
-
1938年,新四军三位营级干部带枪出走,两人被枪毙一人成开国中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北方的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当时八路军的总兵力为4万多人,相当于一个集团军,而新四军的总兵力仅有一万余人,相当于一个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