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别业与吏隐生活
相关推荐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为何唐朝成为山水田园诗发展巅峰?
文:点点历史 山水田园诗是中华古典诗歌的一种基础题材,虽然它在盛行<诗经>的时代就已经被孕育而出,但在日后的悠长岁月中,田园诗的产出一直处在十分安静的境地,一直等到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出现,才 ...
-
孟浩然:如若无缘,自去山水田园处
盛唐长安街上人来人往,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盛唐山水田园中,鸟鸣声声,万木争荣.冬去春来,有一青衣,他从灯市繁华处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心中那片自由的天地,从此星辉作伴,他是一生不曾踏入仕途的" ...
-
【苏园小记之七】春雨可园读山林
是一个春雨的日子,独自走在可园的水边,细雨让园子多了一份清静. 此园虽为近年才开放,却是自古而有名. 五代末年,此处是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别墅一隅.北宋时系沧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时韩 ...
-
最美林芳兵:曾遭人暗算,掌掴助理,不为人知的退隐生活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林芳兵是大陆演艺圈一颗璀璨的星辰.她美若天仙,时尚高冷,在演艺圈特立独行. 她主演的<幽谷恋歌><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
-
古典诗歌中的“吏隐”——一个传统观念及诗歌话语的形成
昔年我在撰写博士论文<大历诗风>时,曾用"吏隐"一词指称谢朓"既怀欢禄情,复协沧洲趣"(<出新林浦向板桥>)两句所表现出的仕隐矛盾得到调 ...
-
蒋寅 | “武功体”与“吏隐”主题的发展
"武功体"与"吏隐"主题的发展 蒋 寅 内容提要:"吏隐"向来是作为归隐的过渡阶段,历来吟咏吏隐者莫不以归隐为终结理想.姚合的贡献在于将这 ...
-
唐诗解读——宋之问之《灵隐诗》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注: 鹫岭:326 ...
-
论唐诗中的吏隐主题.pdf 全文
第 26卷 第 6期 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Vo].26No.6 2009年 11月 JournalofShenzhen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 ...
-
看图识唐诗(770)刘禹锡·吏隐亭
刘禹锡·吏隐亭 结构得奇势,那吏隐亭倚山临水而独得奇势, 朱门交碧浔.朱红亭柱与碧绿湖石交相映衬. 外来始一望,来此亭中远眺山水, 写尽平生心.平生郁闷顷刻泻尽. 日轩漾波影,白天阳光 ...
-
看图识唐诗(930)刘禹锡·吏隐亭
刘禹锡·吏隐亭 结构得奇势,那座吏隐亭倚山临水独得奇势, 朱门交碧浔.朱红亭柱与碧绿湖石交相映衬. 外来始一望,来此亭中远眺山水, 写尽平生心.平生郁闷顷刻泻尽. 日轩漾波影,白天阳光普照栏杆上闪动波 ...
-
苏轼的《吏隐亭》
<吏隐亭> 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 昨夜清风眠北牗,朝来爽气在西山. <吏隐亭>,出自苏轼的<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吏隐亭>,是在其从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 ...
-
《诗词之旅》76 深山吏隐篆人生
<诗词之旅>76 深山吏隐篆人生 <诗词之旅>深山吏隐篆人生 音频: 00:00 / 27:00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李白(白云出岫朗诵) 音频: 0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