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处理技术滞后,回收利用成本较高

目前,《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等标准已经发布,退役动力电池的拆卸要求、包装运输等规范也在积极制定中,这些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使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初步实现有章可循。但是,动力电池还未实现标准化,动力电池的形状、极芯构成、外壳材料等均不相同,这给回收利用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由于不同汽车厂家的动力电池结构差异较大,材料体系和应用载体也不同,其回收利用过程也不一样,还需要从动力电池生产、回收流程上设定更完善的标准体系,为回收作业和经营管理提供安全、环保、高效、系统的指导规范,便于退役动力电池的规模化重组和拆解回收,减少回收过程中造成的污染。

我国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循环体系尚不完善,国内无论是退役动力电池拆解回收还是梯次利用,都还未真正形成规模,技术仍不成熟。企业技术储备不足,动力电池标准化设计、梯次利用、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有待突破。退役动力电池放电、存储以及梯次利用产品等标准缺乏。

我国的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因我国针对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工艺路线仍处在探索阶段,以循环制造为目标的回收技术还未开展。此外,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仅停留在废物处理阶段,再利用以及循环再制造技术的研究尚未开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涉及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也没有具体的工艺措施和装备保证。

国内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从业者面临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难的困境,由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需要经过放电、拆解、粉碎、提取等多个环节,设备和人力成本投入较大,在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的情况下,企业很难盈利。此外,不同汽车企业的动力电池结构差异较大,材料体系也不同,使得回收难度增加和回收成本上涨。

在拆解回收方面,目前国内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各环节关键性技术还不够成熟,一些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仍采用手工拆解或者传统回收工艺,由于拆解技术不成熟,导致废旧动力电池拆解成本较高,因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工艺落后,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造成了当前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尴尬局面:不回收则对环境造成污染;回收则因成本较高,没有企业愿意去做。

针对动力电池容量损耗无法继续使用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回收,目前主要采用湿法工艺、火法工艺或机械法提取镍、钴、锰、稀土元素等有价值的金属,因回收工艺成本高,甚至投入会超出预期回收价值。现阶段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也存在争议,回收利用成本居高不下也在考验着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盈利空间。美、日、德等国都在积极支持和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共性关键技术工程化的研究开发,我国在这方面明显滞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