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磨去多年私印,只为坚守内心
相关推荐
-
1981年4月,南京博物院大门口,一对农...
1981年4月,南京博物院大门口,一对农民夫妇不断地向里张望.门卫过来后,他们用粗糙的手拿出一个黄灿灿的小印章,说是捡来的,要来献宝.门卫用狐疑的眼光看了一眼这对衣着平常的农民夫妇后,让他们在门口等着 ...
-
吴冠中的画不被认可时,被王健林买下70多张,今一张画高达上亿
历史地洪流总会带走一些人,留下一些人,而那些能够留下名字得人注定拥有不凡的一生,注定会影响一代或者几代人,在很多人本来平静地生活中掀起不小的风浪. 吴冠中老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先生虽逝,精神永存.鲁迅先 ...
-
【诗家风采】林旭明 || 时间把爱磨去了棱角,只为在秋天的收获(组诗)
▲ 关注 广东诗人,寻找惬意诗生活! 林旭明,笔名雨村.曾在<延河><山东诗人><南国诗报><大西北诗人><湛江文学>< ...
-
这只款识被磨去的成化斗彩,为何值得清宫珍藏?
明成化斗彩折枝花纹浅杯-北京故宫 高3.4cm,口径7.4cm,足径4.8cm. 杯敞口,浅弧腹,平底,圈足,亦可称作小洗. 内底绘青花十字宝杵,交叉处书一梵文. 十字宝杵围以8个变形莲瓣纹,莲瓣内均 ...
-
20多年身居大山只为寻找野人,三任妻子离他而去,家人说他疯了
外国人在我们的眼里,是很喜欢冒险的,尤其是野外生存的一些节目,更是受到我们的喜欢,贝爷就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我们在观看外国人的一些冒险经历时,时不时就会冒出一句"难怪外国人人那么少" ...
-
陕西秦岭深处有座“废弃”古城,曾经繁华2200多年,如今只剩落寞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 时至今日,在地广人稀的秦岭南麓一带,仍然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于是当我坐着绿皮火车,穿越秦岭的崇山峻岭来到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才知道这里竟然曾经有一 ...
-
汉私印的变化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玺印和秦汉印章大部分为私印.这些私印与其同一时期的官印相比,没有像官印那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但这些私印无论在文字形式.艺术特色或是印章形制上,都比官印来得更复杂和多样化,从艺术研究 ...
-
慧 · 读 | 张九的私印,迷死你
缘 起 由毓慧老师撰写的专栏<慧·见>(共100期)已经和大家告别好几个月了,一些热心印友总是恋恋不舍,希望有机会能再看到毓慧老师的文字.经过金石君反复努力,毓慧老师终于同意再开专栏, ...
-
女留学生自述:飞去上海私会馋了10年的离异男,我被折磨疯了|表白|柳雯|女留学生|求婚
女留学生自述:飞去上海私会馋了10年的离异男,我被折磨疯了|表白|柳雯|女留学生|求婚
-
炒股十多年,我只做上升趋势的股票,其他都...
炒股十多年,我只做上升趋势的股票,其他都不看,所以我从不吃套,短时间就能不断滚雪球.如果普通散户也想做到这种程度,就要认真学习了,今天我把盘中对个股后续走势的判断方法分享出来:开盘黄金一小时.散户学会 ...
-
规矩平整,经典的汉私印
@篆刻微刻 汉私印,汉代时期私人印章的总称.秦以前,官印或私印都不称为印,统称为「玺」,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汉代私印数量极多,形式丰富,尺寸略小,用途形制更广泛.但平整规矩的印文形式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