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明的特征之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相关推荐
-
(诗词)长城:中华和平的象征
(诗词)长城:中华和平的象征 文|01一线 长城作为中华的象征之一,雄峙在中国北方大地和南北广大地域.长城带内外自远古至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对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
重述中国: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文明探源与振兴
2020大疫后,我们理解中国.理解世界的参照系一下子变了.我们有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或者说更加强了.我们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或者说更有责任感了. 我们看得更清楚:今天的中国,是万年以远的中华文 ...
-
华夏伏羲文化
华夏伏羲用智慧开创了璀璨文明 中原濮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自原始社会起,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上古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长期居住生活繁衍之地. ...
-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先生在拜谒黄帝陵云端新年祈福讲话
肖老师将这张照片命名为收藏自己,埋头前行的老马就是他,目标是一泓墨池.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先生讲话全文 黄帝陵祈福我参加了好几届,也在之前清明节的黄帝陵现场祈福<黄帝陵大祭祖>,央视直播的 ...
-
有些考古专家(夏商周探源)为什么面对三星堆一言不发?
目前很多考古专家还局限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只是北方的夏商周的观念,从这一观念出发从而推论出其他地方应为蛮荒地带.其实这一观念是僵硬狭隘的.中华文明并不是起源于一个中心,应该是起源于多个中心,中华民族是民族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31)
原著连载(31)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历史脉络 (三)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
文明起源・中国夏商王国文明与方国文明试论
1987年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三足铜鼎.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青铜鼎器,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1992年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有数百颗绿松石的兽面铜牌. 1963年在二里头遗址 ...
-
中华文明的宏大进程孕育多元一体、协和万邦的文明基因
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中国考古学就肩负起重建被"古史辨"派打破的中国上古史的重任,百年来初心未改,以丰富的考古资料为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提供实证.中华文明的形成历程在与 ...
-
专家研讨“玉”见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凝聚中华民族共识
"中国玉文化与中华文化一样,也具有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玉器发挥了凝聚民族共识的重要功能""岫岩玉是中国开发和利用最 ...
-
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转载自国家文物局 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发布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发现的六个"祭祀 ...
-
热评丨“最神秘的星辰”彰显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正陆续呈现出来.青铜大口尊.神秘木箱.首次发现的精美鸟型金饰片--专家考古的过程,是揭秘的过程,也是解谜的过程--随着一批批珍宝重见天日,一个个不解之谜或将一一揭开谜底. 这 ...
-
文物有''同款''? 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4号祭祀坑经过测定,年代区间大致为商代晚期. 赵晶 总台央视记者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对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 ...
-
三星堆“上新”!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重达280克的黄金面具.顶尊跪坐人像.数量巨大的象牙--昨天,"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2020年10月,三 ...
-
高举泰山文明的伟大旗帜(5)文字.......兼论多元一体中的主源主元文字
文明文明,有文字才叫文明,体现在能记载能传承. 中国的象形文字,能找到的最近祖先,就是商代甲骨文了. 一 甲骨文的通行意义上的探讨目前资料,甲骨文约4500个字,能确认约2500个字(2018)未破解 ...
-
高举泰山文明的伟大旗帜(4)东方礼制.......兼论多元一体中的主源主元
礼制就是礼仪制度,这是古代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梁启超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东方礼治,西方法治.梁先生的东方,当然是指中国.不是中国的东方,泰山周边.钱 ...
-
跳出“汉化”与“胡化”之争,多元一体的“涵化”更具历史真实
如何看待华夏文化的变迁历程?有的学者持"汉化"说,有的持"胡化"说,其实都有偏颇.它是一部"汉化"与"胡化"交织在一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