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史话十五:3句话引来杀身之祸,隐公最后的心愿也化为了泡影
相关推荐
-
文公·文公十二年 朱儒亡鲁 群舒巢国 襄仲辞玉 河曲之战
[经]十有二年(公元前615)春王正月,郕伯来奔.杞伯来朝.二月庚子,子叔姬卒.夏,楚人围巢.秋,滕子来朝.秦伯使术来聘.冬十有二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东周历史故事书籍公元 ...
-
郑国史话十五:庄公用一块玉璧,迫使新鲁侯办妥先君未完成的交易
鲁桓公姬允即位,孔夫子的<春秋>史书进入了新的篇章.而上一次,咱们的"史话"故事虽然也讲到了桓公元年,却通过对"公即位"三个字的认真分析,解决了隐公 ...
-
鲁国史话十九:桓公继续搞事情,却从“一战一和”中看出了他心虚
上一次,鲁桓公在即位之后第一次抢到了"主角"的戏份,特意邀请了郑.齐.陈三国与鲁国一起,准备替宋国平息弑君之乱.可是,华督这个杀害了宋殇公的罪臣也十分狡猾,根据四国的情况,分别给予 ...
-
鲁国史话十八:好容易有了“主角”戏份,桓公却被大臣好一番说教
上一篇文章,咱们继鲁隐公被弑后又讲了一个比较悲伤的故事.宋国那位十分好战的国君宋殇公,也步了鲁隐公的后尘,被属下臣子所杀.虽说殇公宋与夷在位期间,的确是没给宋国带来什么发展,还由于连年战争,让百姓生活 ...
-
鲁国史话十六:被“老实”标签绑定了的他,是否有机会得以善终?
上一次,咱们共同经历了鲁国的黑暗时刻,见证了鲁国史书<春秋>中的首位国君(代理鲁君)鲁隐公是如何惨遭杀害的.看到这样一位善良的鲁君都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不禁让人对姬息产生了无限的同情.正因 ...
-
鲁国史话十四:三国终于会师伐宋,没想到最大的受益者居然是隐公
时间推进到了鲁隐公十年(即桓王在位的第七个年头),在开讲本次故事之前,鄙人想先带大家通篇看一下孔老夫子对于这一年的记载.在<春秋>经文中,有关隐公十年的内容总共可以分成六段(或者说是六句) ...
-
鲁国史话廿五:左丘明不想讲述的3个字,搞懂后,里面故事还挺多
当此前一悲.一喜两件事讲述过后,咱们关于周桓王十四年(即鲁桓公六年)的故事也基本告一段落了,是该与这比较纷繁的一年告别,并开启下一年的时空之旅了.但是,当大家将<春秋>翻到新的一页时,会发 ...
-
鲁国史话十二:隐公为功臣的族人赐氏,成为一个姓氏的重要来源
翻看孔夫子所著的<春秋>中关于隐公八年的记载,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事件频发.故事多多的一年.其中除了有郑.鲁两国"祊易许田",齐僖公组织"瓦屋会盟"这两 ...
-
鲁国史话十:只书于《左传》中的一段记载,体现了王室的礼乐崩坏
细心的读者看了在下最近的文章之后,应该会发现咱们最近所叙的故事基本上都处于桓王元年至三年这段时期.这除了说明各个史书对这三年的记载十分丰富以外,更说明东周一朝也变得越发纷繁混乱了.之所以当时的王朝会变 ...
-
鲁国史话廿一:做了充分准备的桓公大婚,却有如此多的不合规之处
上一次,咱们讲述了鲁桓公三年的三场诸侯"见面会",表面上看这三次诸侯国君的会面彼此间没有什么关联,但细细品来都是在为鲁国即将发生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做着准备.并且,这件重要的事件鄙人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