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医看病和中医辨证论治有什么区别?

朝医,心身事物
中医,辨证论治
二者有什么区别?
体质理论区别
比如少阴人病了,风寒感冒,桂枝汤加苏叶。
中医辨证论治有可能开麻黄汤,败毒散,羌活汤等等。
阳人,吃麻黄,有可能伤阴,不论是不是热病,都可以伤阴。
心欲四端区别
朝医里面心有欲,心不能静,是不开汤药的,开了有什么效果?有可能感冒一个月反反复复,开错了寒凉药,那就伏痰不出来,干喘,哮喘,痰喘。不论是不是温病,吃凉药滋阴太多,都可以滞痰,有痰,肺气就不能升,肺气不升,阴不生。阴不能生,那就是阴虚。此阴虚,肺痰引起。舍岩道人痛风,李济马解迹病,悟真理而自治。舍岩道人用肺反正格,泻痰补肺。李济马用猕猴桃直肠汤救肝。脑中神明正常转动,那就是找到了自己的路,路对了就有效果。心一,非三心二意。
信医生,不用质疑
扁鹊六不治,皆是这类。

扁鹊提出过著名的“六不治”。

第一,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第二,重财轻身,二不治也。

第三,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

第四,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

第五,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第六,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然四端皆是信为本。郑齐斗曰,道心人心合一,知行合一,信就是信医生,此医生就是一个人,找哪个医生看病,那就信哪个医生。十个中医说吃饭好,我说不能吃饭,那就听不能吃饭就可以,不吃饭有不吃饭的治法,入圈⭕里,那就按⭕走。走完这圈,有可能病好了。太阳人有太阳人圈,少阴人有少阴圈,少阴人不能吃大米,太阳人不能吃太干净的白米,土黄色好。有的人说一顿少吃二碗饭会饿死,不通于理,不治。
一国有病,弱民也,一家有病,弱子也。夫妇有病,弱阴也。
不信艾灸,那就不能艾灸,不论有没有效果,心有二冲,二冲不能和,故道损。自己吃素,天天卖肉。自己穿布鞋,卖的是高跟鞋。自己不看书,天天卖书。自己不吃鸡,天天卖鸡。
道损有二,自己病,或者家人替他病。有的中医甚至不吃中药反而天天开汤药。
比如小孩病,父母疑心,小孩病不可治。一起呼吸一家空气,那就不能疑心。疑心则盗气。盗气则气血皆损,此损非虚,人心有二意引起。大人吸收好的气,自然不好的气留给别人,那就小孩病。好不好皆是损一得一。
中医看舌图,气虚吃人参黄芪,血虚四物等等。心有二,吃药,补七药,得三毒。心有一,吃饭十全皆是补。心有二,吃饭皆是拉不出来。好的吸收,坏的想排出来,虚邪贼风肯定是专门留在身体最弱的部分,排出来很困难。汗大便小便消化等等,排泻系统有寒热。朝医有体质,太阳人少阳人吃当归,心化火,热不能降,虽血虚吃当归反更不能排。少阴人,便秘,吃大黄承气汤类,排太过损脾阳化寒湿。
中医还去看通便药,损阴损气,再补气阴。。。。。。。又救七损三。。。。。。又去治三。最后胃吃不下药,绝胃气而死。
朝医不治三,反救一,心一何来损三。
做菜切手指,每吃一次饭,手指出血一次。再吃饭补血,再出血。。。。。。。。
古代有一句经典,子病,父吃汤,父吃汤没事,然后给小孩吃汤。奶子过药汁等等。体质就是这样,相同体质就可以吃一个汤药,没有特殊反应。
一个家里,老人带孙子过日子。孙子病,先治老人,盗气引起。老人小孩同治,比较好。
中医辨证论治有缺点,越治越虚。最后人参也无用。不看病的来源,何来治病,治标不治本。治病不治人,旧病去新病来,反反复复,气绝而死。
李济马说,十六岁前,母保。17-32岁,智父能兄保。32-48岁,贤弟良朋助。49-64,孝子扶。
男的病和女的有关系。老人病于小孩有关系。
治本有八,唯独生老病死是常理。
一以四象体质养生,二学治男女老少,三学心术,四学恭敬谨勤,五弃怠慢虚贪。六用一心贯穿心身事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