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处逢生(小说)

文 | 李焱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未必都是顺风顺水的,或者遇到困难挫折,或者遇到变故灾难......对此,有的人心烦意乱、痛苦不堪,有的人萎靡消沉、悲观失望。事实上,生活的重负,若细细品味,又何尝不是人生的点金石?为人的刚毅坚强,无不由挫折磨砺而成,为人的灿若星辰,无不脱胎于深深的劫难,为人的婀娜多姿,恰恰是双脚深陷淤泥中不忘仰望星空......

1995年元月,我从镇政府跳槽到了某分公司设在本镇的一家公司任秘书,本来经理另外改造装修了办公室,他原来的办公室让我使用。尽管这样,其设施条件也是超越镇党政主要领导的:带套间,宽大的木质办公桌椅,高档茶几、沙发,宝丽板墙裙......还摆放着乡镇单位部门刚刚安装的程控电话呢。我不禁为不管不顾作出的这一选择而沾沾自喜,然而,时隔不久,肠子就悔青了.....

比较收入相对较低。在这里,尽管薪酬是原来的二倍,且身为秘书,然而,每天必须处理的繁琐事务数不胜数,尽管单位离家不到两公里,每年夜宿家里的时间不到10个晚上,原来可以在家里吃饭,如今却需要在单位伙房付费吃饭。

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原来,无论到了哪里,人们高接远送、毕恭毕敬的,就包括到各村、镇直单位办一些私事儿,一路绿灯,人家还礼貌十足的,如今,出门都需要给稍有价值的人敬烟。

人脉关系错综复杂。公司的人员多是“近亲繁殖”,加之彼此攀亲结缘,几乎所有的员工都有牵连,而我单枪匹马进入,里面无亲无故,假如无意中得罪了一个人,就有可能招来全系统一大帮人前来讨伐,而人家就可以对你为所欲为。其中唯一的一个与我有牵连被我视作“靠山”的、在公司任驾驶员的远房舅舅,都对我非常苛刻:搭乘他驾驶的单位公车进城,期间由于要耽误10分钟时间,就撂下我绝尘而去;鉴于驾驶员的特殊身份,他闻讯经理要重用我,随即头摇晃得跟拨浪鼓似的:“他是我外甥呢,就是让他干国务院总理,我都没意见,关键的,他不是那块料....”然后,捕风捉影、断章取义地罗列了一大堆的所谓理由予以反驳。

出头机会微乎其微。公司里有头有脸的正式职工,想调整个岗位或者县城,运作数年都没有奏效,对于我这个临时工来说,要想有所作为,无异于难于上青天

......

在愁肠百结的日子里,我认为,不是世界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更不是命运给了你怎样一种生活,是你为自己选择了那种生活。既然这样,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挺倒挨锤,要树立有解思维,找寻突破瓶颈的切入点、突破口,去努力,去尝试,去改变,总有可能迎来“艳阳天”。

在对系统内员工队伍素质结构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我瞧准了系统内文秘人才非常匮乏的空挡,就在原有写作特长的基础上,暗自攒劲,持续发力,克服公司小、新闻少、与外界接触联系少等困难,实施简报、宣传报道、理论研究一齐上,终于获得了“小作家”的雅号。

好运对我暗送了秋波,却又转瞬即逝。正当我写作的实力和名气与时俱进之时,我们公司经理调任县公司办公室主任,而办公室亟需文秘人才,当然我是不二人选,想必他对我特别了解,稍后就可以携我前往。然而,没多久就传出了“经理调出之后由于我说了他不少坏话人家恼羞成怒”的消息,许是仇视我的人看穿了我要借此“高飞”特意编造是非暗中使坏的缘故吧。看来,蓄谋已久的计划彻底流产了。

屋漏偏遇连阴雨。1997年春节,正当阖家欢乐的时刻,偶然获悉履新不久的经理要把我“扫地出门”的信息,原来有人往我头上扣上了一个的“屎盆子”,致使我极为郁闷焦灼。

解释吧。人家处心积虑,把根本不可能的事,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即便说透了,经理也难以置信,并且,越描越黑,百口难辩,还很有可能引爆一颗“重磅炸弹”,如果爆炸了,雷波必然触及地层深处,甚至会导致单位半数的人员“粉身碎骨”,自己绝对不能全身而退,还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将就吧。身处四面楚歌的困境中,如行尸走肉般过活,还有什么价值意义呢?

逃离吧。尽管人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然而,没有较之目前更为理想的去处,再说,“好女不嫁二夫”,走一处,不如守一处留一处,如果此时离开,正中了某些人的下怀。

人生总有一段路,是阳光无法照进来的,有的人怕黑走回去,有些人选择摸黑走下去。在腹背受敌、孱弱绝望、彷徨无助的日子里,我辗转反侧、痛定思痛,逐渐豁然开朗了起来:人是活在希望里的,希望使人精神焕发,做起事来劲头十足;人,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对环境绝望的人心;现实再糟糕,都要有活下去的希望,处境再艰难,终有一天会烟消云散;在低谷中跋涉,怎么走都是向上,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所谓最好的人生,不过是在困境中默默找到方向,在沉寂中悄悄地储存能量,只要不灰心、不放弃,有路,大胆行走,有梦,大胆飞翔,终会与美好遇见......

我缺乏“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麝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心理素质,也不敢在人前表露出来一丝异样的言行。要排遣抑郁,有四条路径可供选择:读书、文学和宗教以及倾诉。文学与哲学、宗教并列为人类精神领域的三驾马车,均具有对生命重新认识让更宽广、灵魂得得以净化,使烦躁的心趋于平静安稳、找到更多的对生命鲜活的生动感受等功效。我采取了读书、写日记和倾诉等办法予以解决:废寝忘食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不时记载对当前窘况的无奈、怨恨,哪怕期间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我不可能像鲁迅先生短篇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一样逢人便诉说自己的痛苦遭遇,其结果是惹人厌烦、被扫地出门、沦为乞丐、死于漫天风雨之中,而是选择与单位八竿子打不着、没半毛钱关系、不可能传播的挚友攀谈倾诉,以达到预期目的。

所谓的“好运气”,不过是把挫折和磨难当作动力,不过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不过是机遇幸遇了努力。在1998年,县委文联举办的一次征文比赛中,我撰写的纪实散文荣获了一等奖。而评委之一,便是空降到我们县公司不久的总经理。原来,他也喜好文学,从那篇文章中,他不仅看出了我的文字水平,还看到了我的深邃和实相。就提议让我到公司办公室工作,当然招致不少的人“打破锣”,他便亲临现场对我进行了详尽考察,毅然决然作出了决策,我居然是临时工调县公司机关科室上班第一人。

到了新的工作岗位,要求更严格,任务更艰巨,关系更复杂,挑战更严峻。对此,我不以为然,雨果曾说:“人在逆境里比在顺境里更能坚强不屈。”海明威也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可是,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难道不是吗?顺境都是被逆境打磨出来的,逆境乃顺境之母,是通往顺境的阶梯,是人生醒悟的升华;那些曾被荆棘划过的裂纹,最终都变成了故事里的花纹,将我们的人生修补得更加厚重,也更沉稳。因此,能从绝望的逆境里走出来的人,必然愈加光芒四射、魅力无穷,必然会让你在以后的岁月里变得更加强大。

通联:河南内乡农商银行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