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不是打鸡血,它不会提升你的境界只能让你看到真实的自己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事实上,如果不顾一切地逃避问题和痛苦,就会由此失去以解决问题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导致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而长期的,慢性的心理疾病会使人的心灵停止生长。斯科特派克

很多人来心理咨询的目的,不是为了看清真实的自己,而是要提升自己。我很胆小,咨询之后就会变得很胆儿大。我害怕人际关系,咨询之后我就变得和谁都能聊天,从不会尴尬,总有话题让别人快乐高兴。

原来自己怕工作的压力,咨询之后自己对工作就会游刃有余,咨询之前有很多痛苦和挫折,咨询之后自己就会变得快乐,做什么都会变得顺利。这个认为做完心理咨询就能让自己变得无所不能的,实际上是对心理咨询的一个投射。

过去很多身心灵课程或者某些宗教,恰恰迎合了人们的逃避心理。自己打开了自己的限制,自己就会变得无所不能。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限制,也是很可怕的。一个人看到自己过多的限制,同样也是问题。

怎么样对待心理咨询?下面从这几点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心理咨询不是打鸡血,做完之后就会让你快乐无比,不会有挫折感,不会痛苦。

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里面说,我不保证你做完心理咨询,你会变得快乐。但我能保证你遇到同样的问题,你的抗压能力,你的承受能力会增强。你不会逃避痛苦,你会看到痛苦存在,你会把痛苦看成你的一部分,而不会极力去除他。

一个人不愿意长大,长大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当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痛苦。有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都是心智不成熟的,尽管他们思考问题非常有深度,可是他们一直在逃避问题,逃避痛苦。他们总是把自己的道路规划成一条只能对的道路,在自己的成长中,不应该遇到挫折,不应该出现错误。

实际上不应该犯错,就是在害怕痛苦。所以心理学家阿德勒说,逃避痛苦会让我们患上神经症。逃避存在的痛苦,就会让我们承受更大的痛苦。很多家长总是把孩子的成长之路描绘成一条平坦的阳关道,可实际上人生的道路遍布荆棘,仙人掌和瓦砾。

二、为什么心理咨询讲的是接纳而不是改变?而人们喜欢的恰恰是改变

每个人都把自己打造成无所不能的,我是个人上人,我是一个女王。所以很多身心灵恰恰是投其所好,讲提升,讲圆满,总是让你遇到更理想的自己,遇到那个无所不能的自己。这就好比有一个自恋,引入另一个自恋。由一个欲望引入另一个更大的欲望,我们会变得更强壮。

所以很多人接受咨询的目的不是为了承认自己,而是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代表着我一直在否定自己,我此刻是不好的。我考上研究生了,我考上博士了,我才是最好的。我工作出色,我被领导重视,我被提升,那个我才是最好的。此刻的我胆小怕事,此刻的我遇事逃避,此刻的我社交恐惧,自己认为这些都是不对的。

我说你能不能接受自己就是一个胆儿小的人,咨询者很快说我接受呀,我一直知道我胆儿小,可是我怎么能变得胆儿大呢?我说一个人胆儿小,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的胆儿小?我们为什么非得要变得胆儿大?就像一个猫,非得伪装自己是老虎。我们内心已经战战兢兢了,我们非得要去伪装坚强。就像逼着一个怕黑的孩子去走夜路,怕打架的孩子去冲锋陷阵。

接受自己的胆儿小,就是我胆儿小就做胆儿小的事儿,小心驶得万年船。胆儿大的人去做胆儿大的事,胆儿小的人去做胆小的事。胆儿小就不要去硬做自己做不来的事情,你看到自己的胆儿小,理解自己的胆儿小,你就允许自己做胆儿小的事儿,养自己胆小的心,慢慢恐惧消退,然后变得胆儿大,是自然来的。

三、恰恰是我们认为无所不能,才会给自己带来自卑。我们看到自己的限制,问题才能解决。

有一个咨询者问我一个问题,怎么样能面对自己的自卑,改变自己自卑的情节。实际上一个人自卑,首先他一定是自恋。自恋代表着我无所不能,我学习一定能好,我工作一定能好,我沟通一定能好。所以当我们学习不好,工作不好,沟通不好的时候,我们才会陷入到自卑心理。

我们看不到自己的限制,我们盲目的认为我们工作一定会好。那我们就不会看到工作中的难易程度,什么样的难度,我们都想接下来把它做好。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的,有的工作会做好,有的工作就会做不好。自恋的人总是把自己做好变成理所当然,把自己做错变成不应该的。所以他看不到自己工作中的成绩,只看到自己工作中的错误。

越是把问题看的简单,人生往往越容易失败。越是把问题看的不简单,就会给自己人生带来成功。我们从来都是培养孩子急功近利,我们社会也是一样,那种慢慢挣钱的人总是被否定的,那种赌博似的快速发家致富,会被别人羡慕。所以人们变得没有耐心,每个人都变得焦虑,一个焦虑的人就很难能够安静下来,静静的去做一件事。

所以心理咨询只是让我们接受真实的自己,我们脆弱,我们就做那些我们能够应付来的事情。而不是逼着我们坚强,来应对那些我们应付不来的事情。或者说看清自己就是看见我们自己的两面性,我们有时候脆弱,我们有时候坚强。这种弹性的自己才能应对变化的外界,而不是把自己贴上标签儿,我是脆弱的,我是坚强的。这才是非黑即白,好像脆弱的人就不能坚强,坚强的人就不会有脆弱。

生活之路不是由沥青铺就的阳关道,他没有通明的灯火,更没有路标,他是荒漠中的一条坎坷的小径。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