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啥意思?古人经验之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是俗话。俗话,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因为俗话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因此,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口口相传,经久不衰,流传至今的俗话,很多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有些俗话,已经家喻户晓了,例如“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两腮无肉不可脚,面露横肉是狠人”、“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锤”等等,俗话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时至今日,有些俗话因为古人的所处时代的限制,如今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简而言之便是“不受用”了,例如上文所说的“两腮无肉不可脚,面露横肉是狠人”,如今人们的审美与古人不同,各种整容层出不穷,因此,古人通过“以貌取人”的相面术,已经不管用了。

因此,对待俗话最好的态度,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过分地追求俗话的对与错,而是要去了解俗话背后的内涵,每一个俗话的形成,都是有其形成的原因的,通过俗话,可以侧面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理解古人的智慧。

言归正传,回到今天要讲的这句俗话。想必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有可能听到老一辈的人提及这句俗话,它便是——“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这句俗话,说的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意思?时至今日,这句俗话还受用吗?从字面上看,这句俗话列举了生活中的四样人事物,那么为何要列举这四样呢?

如今,人们的生活富足了,在吃饱喝足之余,还会追求精神上的需求。然而,在古代,人们并没有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很多古人还在为温饱问题而懊恼。而这句俗话,列举出生活中的四样“美事”,这四样“美事”仅仅只是代表,这不仅仅体现俗话接地气,来源于生活,同时反映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表达了古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早在《朱子治家格言》中,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代是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无论是男女,耕种和织布,都是一种非常累的活,同时,生产力水平有限,每年所产的粮食和布料,能够提供温饱,古人就已经而非常满意了。

古代老百姓受生活条件的限制,是今人无法经历,也无法体会,无法想象的,也许,这句俗话中所说的四件“美事”,其中一部分,例如“开江鱼”、“下蛋鸡”,对于现在的人而言,根本算不上“美事”,是在寻常不过,甚至可以忽视的日常生活小事,但是古人却不这么认为,如果抱着现在的眼光去解读古人留下的俗话,那么将永远也无法理解古人在说什么。

也许,因为生活条件太低了,所有古人的要求也随之便低,而“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在古人眼中,就是四件美事。那么,闲话少说,让我们来了解下,为何古人要列举这四样东西,来具体了解下这句经典的俗话。

第一、开江鱼

民以食为天,古人非常热爱美事,中国是个美食之乡。“开江鱼”有何魅力,能够排在四大喜事之首?有一句俗话,将开江鱼的魅力,描绘得淋漓尽致,它便是——“品上一口开江鱼,纵使神仙也不当”

开江鱼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早在辽代,皇帝便会带着妃子,大老远来到松花江,品尝一口开江鱼,而清朝的康熙皇帝,对美食情有独钟,他对于开江鱼,有着很高的评价。

开江鱼为古代“四大鲜”之一,与寻常的鱼不一样,春回大地,河面上的冰,开始融化,而河中的鱼,经过一个冬天之后,肉质更加鲜美,因为经过一个冬天,鱼中的肥肉,也都消失了,鱼肉的口感,入口即化,鱼体内的杂质,也排得很干净,没有腥味。

如此美味的开江鱼,自然数量有限,而在古代,寻常百姓很难吃得到开江鱼,因此,物以稀为贵,如果能够吃得上一口开江鱼,难道不是人生中的一代喜事吗?由此,你应该明白,为何开江鱼排在第一位了吧!

第二,下蛋鸡

农村有这样一句俗话“再穷不卖看门狗,饿昏别杀下蛋鸡”,在古代的农村,狗、鸡、牛,猪,是非常重要的家畜和家禽,因此它们都能入十二生肖之列。而家鸡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下蛋的母鸡,下蛋鸡,不仅仅能够提供鸡蛋,增加营养和收入,同时,下蛋鸡能够孵化雏鸡,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便很清楚,雏鸡的价格不菲,而用自家的下蛋鸡孵化雏鸡,则比较划算。

于此同时,下蛋鸡不仅仅经济价值教高,同时,肉质教好,除非家里来了什么重要的客人,否则古人不会轻易宰杀下蛋鸡。很多都在下蛋鸡到了一定年龄,差不多不能再下蛋了才宰杀,如果能够吃到下蛋鸡,则证明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人,这难道不是一种喜事吗!

第三、回笼觉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到“开江鱼”和“下蛋鸡”已经变得非常容易了。然而,能够睡“回笼觉”,无论是对于古代人而言,还是对于现代人而言,都是一种奢侈。回笼觉,顾名思义,便是早上睡醒之后,还有睡意,则继续睡觉,直到睡醒,整个人变得清醒。

而古代,遵循日出而行,日落而作的生活习惯,即使是古代的皇帝,也都是在天亮便起床,这从清代皇帝的《起居录》中,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的农民非常勤劳,一天的农活都安排得满满的,除非天公不作美,才能够睡得上回笼觉。如今的人,生活条件优越的同时,生活压力也变大,能够睡得上回笼觉,难道不是人生中的一件美事吗!

第四、二房妻

在古代,一些达官贵族,富贵人家,娶上个三妻四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事情,例如,宋朝的文学家苏轼,就有一个朋友名叫张先,年近八十,还娶了个年仅十八的美丽小妾,苏东坡调侃道:“一树梨花压海棠”

古代的皇帝,有着后宫佳丽三千人,当然,数量上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姬妾成群却一点都不夸张,而这句俗话中的“二房妻”,其实就是指代古代的妾。

而古代,是需要有钱有势的人家,才有资格去纳妾。如果能够纳妾,娶“二房妻”,则证明变得富裕,古人认为这也是一大喜事。

结论:

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在:“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这四件美事上,然而,古人认为的美事,可不止这四种。

当然,这仅仅是古人比较质朴的愿望和追求,如今,人们追求的事物不同了,但是,还是要记住古人的另一句话——知足者恒乐。人有追求,有梦想是好事,但是切记贪得无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