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经典传器系列《二十六》宫灯

器型解读:

伴吟月下,且启我心。宫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宫灯是悬挂在厅堂梁上的照明灯具,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建都洛阳后,为庆贺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之后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并融入陶瓷造型中。

而紫砂宫灯壶起源则较晚,宫灯造型始于清代雍正年间,其原型为灯笼,为屯头村一老汉设计,后来屯头灯笼被一县级官员进贡到宫中,屯头灯笼被定为贡品取名贡灯,成为皇宫专用品。

后来人们把“贡”字换作“宫”字,就成了现在的“宫灯”,宫灯壶就是根据此种灯笼设计而成,造型清新自然,古典优美,气韵高雅,符合古代人们的审美观,也容易被现代所接受。

清乾隆紫泥宫灯壶

从历史传器看来,清早期的紫砂茗壶,其造型气度浑厚,比例协调,仅以器形身线的变化或开光加强装饰效果,崇尚“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此类宫灯以大壶居多,且做工略粗。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钱光照,月明逐人来。

清早 荆溪古式宫灯壶

清初 荆溪焕章款朱砂笠帽宫灯壶

清中 澹然斋款宫灯壶(汪寅仙配盖)

平盖直颈,壶身耳把自颈边水平推出,收于下腹,如银钩蓄劲欲出,与传统耳把大相径庭。壶身泥绘作秋江晚渡图,秋雁于归,江边老者待渡,小船徐徐临近,画工细腻,布局安排合理。底钤“澹然斋”篆书方印。盖为汪寅仙大师配制。

清中期·程世华制紫泥宫灯壶

此件宫灯壶以紫泥制成。壶身作圆珠式,口沿及足部起线,圆珠钮,三弯流,圆弧把。该壶气韵饱满、端庄大气,虽无过多装饰但却尽展紫砂质朴无华之美。

清乾隆 邵春元款紫砂泥绘宫灯壶

此壶为宫灯式,表面细润,以优质紫泥制作。高颈,压盖,三弯嘴粗大,环把,扁珠状钮,为典型清中期手工制作特征。壶内接口明显,壶盖亦有竹刀修刮痕迹。壶身以泥绘松竹梅三清图案,清新雅致。

清乾隆 荆溪华亦宗制四方侧角加彩宫灯壶

壶作宫灯式,面呈四方,犄角平整,平底承犴门,撇足;高颈留肩线与口线,丰肩沿势下敛,嵌盖鼓起,柱钮方中寓圆;三弯流,曲鋬榫扣壶体,整器浑圆大气。身筒两侧描绘粉彩山水图式,画工简洁明快,色彩淡雅秀丽,品味稚拙质朴,为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特有的加彩装饰工艺。此器在已经烧成的成品上再施釉入窑二次烧成,有明显瓷上粉彩风格。

乾隆 邵春元堆泥宫灯壶

邵春元曾为宫廷制器,多用本色堆泥手法,远山近水,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堆泥手法老到,细致精作,此器隽秀小巧,堆泥装饰,文味华贵。

清 邵友兰制紫泥宫灯壶

以上佳紫砂制成,胎质温润,以板条泥料围坯经拍身筒成型,外壶与内器分成内外两组。外壶器型为宫灯式,短颈、溜肩、鼓腹、沿势敛足,口盖厚唇,与底足双玹相映。截盖隆起,中竖顶珠钮,弯流鋬环。内器亦呈柱状式,且内外两器相合无间。此器设计奇妙,工艺精绝,内外浑然一体。

紫泥瓜棱形宫灯壶

宫灯式,壶呈瓜棱筋纹。此壶圆鼓身腹,八瓣筋纹对称,饱满相映,通体呈曲线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圆鼓盖,饰以绳索纹及回纹,与壶肩纹饰呼应。口盖瓣片相吻合,壶盖上置一壶钮,其形似若壶体缩影。壶流三弯式,圈把浑圆昂扬,全器比例恰当,造型典雅。

高旭峰制六角宫灯壶

顾景舟制海棠宫灯壶

(0)

相关推荐

  • 紫砂壶-厂壶篇

    紫砂壶之于茶,就好比冰淇淋之于夏天,爆米花之于电影,野王之于TiMi--退可于危难之际雪中送炭,进可于顺风之局锦上添花.大多爱茶之人,喝着喝着就打起紫砂壶的主意了. 紫砂壶基本上可分为古壶(明清时期) ...

  • 紫砂壶经典传器系列《十二》觚棱

    壶型解读: <觚棱壶>为清曼生壶式之一,清末民初壶艺大师黄玉麟(1842-1914年).民国壶艺名家汪宝根(1890-1954年)多有制作.觚棱壶为方圆结合体,有四片泥片手工镶接,是紫砂光 ...

  • 紫砂壶经典传器系列《十九》梨形、思亭、君德

    壶型解读: 梨形壶是指梨子的形状为设计灵感的一大部分壶的统称.最具代表性的,身筒比较矮的我们叫做矮梨形,也叫作经典梨形壶:还有一类比较高的,清代初年的陆思亭做的,我们叫做思亭壶,壶颈部进行了拉高,壶嘴 ...

  • 紫砂壶经典传器系列《十八》合欢

    壶型解读: 合欢壶为"曼生十八式"之一,其造型犹如两片镲对接在一起,寓意吉缘和合,欢乐喜庆.此壶胎体紧致,质地细腻,表面光洁,造型端庄,线条流畅,其整体造型极其符合文人们的审美,是 ...

  • 紫砂壶金典传器系列《十六》传炉

    壶型解读: 壶仿"传炉"之型,寓意饮茶延年,期盼"茶寿".中国的道家认为,金木水火土可生成万物,东西南北中可构成-切.玄武.朱雀.青龙.白虎被道家用以镇守四方. ...

  • 紫砂壶经典传器系列《十五》汉瓦

    器型解读: 汉瓦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仿制此种款型. 而之前杨彭年的一款汉瓦壶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圆筒形壶体,上侈下教,短流势较直. 盖平略见弧,桥式钮,钮面阴刻海棠纹样.泥质坚结,砂 ...

  • 紫砂壶经典传器系列《十》南瓜

    壶型解读: 南瓜壶,历史上又称"东陵瓜壶".东陵瓜的典故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载:"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 ...

  • 紫砂壶经典传器系列《二十五》竹节、 竹鼎、竹鼓

    壶型解读: 借物抒情是艺术创作的一个传统.宜兴的紫砂壶艺也是如此,只是生活在竹海里的艺人,把竹子引入壶艺创作比较晚罢了.我们曾为此写作过"迟来的竹节壶".从文献的记载看,葵花.菊花 ...

  • 紫砂壶经典传器系列《二十四》掇球

    壶型解读: 掇球作为紫砂经典器型之一,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此型为邵大亨首创,由莲子大壶转变而来,去莲子把下耳. 掇球从一开始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演变,分别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 ...

  • 紫砂壶经典传器系列《二十》一粒珠

    壶型解读: 在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中,有数款几何形制的壶型极为经典,如三角造型的子冶石瓢.数圆堆砌造型的掇球,四方壶型等等. 这些壶型有的我们之前都讲过,不多赘述,而我们今天要聊的壶,也是几何中的一个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