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常言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何为舒服?
是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惺惺相惜;
是管仲和鲍叔牙“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地彼此信任;
更是管宁和华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快刀斩乱麻……
人这一生,
遇见的人很多,
可交心的人却很少;
泛泛之交有很多,
可牵肠挂肚的人却寥寥无几。

作家苏苓曾说过:“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谁都不想再取悦了,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
余生不长,不必把所有人都请到我们的生命里,相处舒服的,三两个足矣。
《云边有个小卖部》中写道:“人与人之间舒服的关系,是可以一直不说话,也可以随时说话。”
不懂你的人,交往越久越心累;
懂你的人,交往越深越温暖。
而我们终其一生,想遇到的,不过就是一个知晓自己的不完美,却仍愿意包容的人。
人生数十载,能觅得一个懂你心事,相互扶持的人不容易。

《碎句与短章》中写道:“与人相处,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
只有遇到一个灵魂能与之共振的人时,我们的生命才终于不再孤独。
人生很贵,请把时间留给相处舒服的人。
杨绛和钱钟书是出了名的文坛伉俪,两人相知相守,恩爱数载。
一次,杨绛给钱钟书去了一封信,信上只有一个字:怂。
这样一封信,大抵任谁收到,心里都不大愉快。
但钱钟书不恼,很快也去了一封信,信上同样只有一个字:您。
杨绛看到钱钟书的回信后,明白了他的心意,不禁感动地落泪。
原来,杨绛写的“怂”字,是问钱钟书心上有几个人?
而钱钟书回的“您”字,意思是心里仅你一人。
果然,彼此懂得的两个人,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也能明白你的心意,让你安心。
朋友不在数量,真诚就好;爱人无需浪漫,懂你就好;家庭不用富贵,和睦就好。
跟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内心清静,日子悠长,不用吃任何补品,都觉得神清气爽。
而和不舒服的人在一起,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鸡飞蛋打,最后落得个自怨自艾的下场。

人与人走近,需要换位思考;心与心贴近,也需要换位思考。
有时候,从泛泛之交到惺惺相惜,只不过是多了一些将心比心的体谅。
真正的教养,是看出别人的顾虑,并不动声色地化解;明白别人的担忧,并悄无声息地解围。
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的,那些你让人舒适的待人之道,最终也会成为善待自己的基础。
相处舒服,需要亲而有间。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要和别人时刻黏在一起才叫关系好。
年纪大了才发现,真正关系好不必时刻待在一起,适当给对方空间,两个人才能相处得更加舒服。
相处舒服的人,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能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也能让我们坦然地说出“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