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26军修械所,用近乎原始的设备制造武器,麻辫手榴弹威力很大
相关推荐
-
弟媳写小说《刘志丹》,为何引起轩然大波,三度下架至今尘封?
刘志丹,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西北红军和西北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36位军事家"之一.陕北根据地为长征之后的中央红军保留了硕果仅存的一块"落脚地",刘志丹的 ...
-
陕西省近现代人物简介(29)
张邦英 张邦英(1910-2010),曾化名常方一.生肖:狗.陕西省耀县人. 1925年考入西安陕西民立中学,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任民立中学中共支部书记,耀县高级小学教员,"西北 ...
-
秦武山
秦武山(1913年~1971年7月),原名刘彝,字伯承,化名刘秉初,陕西省合阳县独店乡秦城村人.少年时代家境较好,七岁起在合阳.澄城读至初中毕业.1928年入杨虎城办的电话人员养成所,1931年到陕西 ...
-
刘景范同志1983年第二次书面发言:陕北苏区是郭洪涛同志创建的吗?
刘景范1983年第二次书面发言:陕北苏区是郭洪涛同志创建的吗? (1983年5月6日) 刘景范 一九四五年朱理治同志揭发说:"郭洪涛说陕北苏区是他用三支枪(或者七支枪)创造的",当 ...
-
陕甘游击队短短十个月历史,屡遭挫折、四易总指挥,多次打破进剿
游击战是弱小的武装同强敌作战的主要形式.陕甘游击队成立后的前两个多月,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不断取得胜利.但中共陕西省委在"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指导下,不顾客观实际,指示陕甘游击队 ...
-
影视剧本推介|《烽火陕甘宁》
西部类型电影电视剧剧本推介 剧本<烽火陕甘宁>故事梗概 作者:陈玉福 1930年春,17岁的共产党员习仲勋受中共陕西省委委派,到国民党军队杨虎城部从事兵运工作,开始了他在陕甘地区的革命生涯 ...
-
听书/和谷朗读方言版《照金往事》第13章 武字区
(点 击 收 听 音 频) 第十三章 武 字 区 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渭北平原上渐成燎原之势,特别是三原县中共组织得到恢复与发展,对耀县及照金地区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原地处关中平原腹地 ...
-
红26军成立,仅有军的番号没有军、师建制,刘志丹也未受到重用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完全侵占中国东北之后,进一步把侵略的战火引到中国其他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全国人民抗日运动继续向前发展.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顽固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qu ...
-
【史迹攻略】红绿军伍套牌初探
昨天禁牌表刚刚更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对于史迹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不过火树族密使的解禁应该还是会对史迹环境造成不小的冲击 在这次禁牌表更新之前,史迹的快攻和 beat down 类套牌几乎已经绝迹.由于 ...
-
金末山东红袄军起义英雄谱之范成进:范仲淹的后人不简单
作者:陈二虎 (范仲淹) 一.名师出高徒 大刀,又叫长刀,是古代打仗砍杀类长柄兵器,分刀身,刀柄.三部分.自北宋开始,大刀发展到鼎盛时期,被称之为"百兵之帅". 北宋初年成书的&l ...
-
元朝历史人物——刘福通(元末红巾军领袖)
刘福通(1321-1365年),颍州(今界首市)人,元末红巾军领袖.刘福通出生于今界首市境刘肖镇的一个巨富之家.刘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聪明过人,素怀大志.青年时任朱皋镇巡检,正直仗义,进值元末残暴统治, ...
-
他是南宋“间谍”,也是山东红袄军战将,《金史》给他立传,他是怎么死的?
作者:陈二虎 一.智取金兵 金末,到处都是揭竿而起的红袄军,其中最令金兵头疼的便是滕州滕阳人时全与其侄率领的一支,飘忽不定,神出鬼没,常常出奇制胜. 时家世代都是猎户,家传的武艺,时全十几岁的时候就进 ...
-
在红25军的长征队伍中,有七名女护士被战...
在红25军的长征队伍中,有七名女护士被战士们称为"七仙女".在处境危险情况下,部队领导发给她们每人八块银圆作生活费,让她们自寻生路.可她们一路救护伤员,唱着红歌,走过漫漫长征路. ...
-
红25军有何特殊之处,为何在我军军史上被单独列出
红军时期,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主力为3个方面军,即战斗在中央苏区的红一方面军,战斗在湘鄂西根据地和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二方面军,战斗在鄂豫皖苏区和川陕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这3个方面军是红军的主力部队,除 ...
-
红袄军悲歌:打得金军和蒙古军丢盔卸甲的斧头军为何被南宋灭团?
作者:陈二虎 一.一柄斧头抗外辱 李全红袄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是他的帐前亲军,人数不多,三千人,领军将领是郑衍德与田四,其中一千是骑兵,马快枪疾,由田四率领,另外两千皆是步兵,由郑衍德率领,战斗力惊 ...
-
26军军史之 歼灭杜聿明集团、孙元良兵团。奉命改编为26军
此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全歼黄百韬兵团使蒋介石大震,敌徐州"剿总"司令刘崎飞住蚌埠促援,留下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邱清泉.孙元良.李弥三个兵团固守徐州待援. 当我围歼黄百韬兵团时,蒋介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