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纵隔节细胞神经瘤(2021317晨读讨论)

患者,男34岁,体检发现肺部阴影3天

李珂:晨读病例:临床病史:男性,34岁,体检发现肺部阴影3天。影像:右前上纵隔占位,形态规则,为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周围血管间隙清晰。定性:良性病变。定病:支气管囊肿,神经鞘瘤。鉴别诊断:IMT,SFT。

唐绍宏主任:

蔡老:晨读打卡病例,个人认为:

1.病变体动脉供血,排除了肺内起源。

2.接下来要确定病变是胸膜起源,还是纵隔起源?

3.肿物有“蒂”与壁层胸膜相连,且病灶主体凸向肺部方向,而不是凸向胸膜外方向。

4.由此判定病灶起源于壁层胸膜可能性大,也就是说大于纵隔起源。

5.起源于壁层胸膜的病变,约90%为神经源性肿瘤,鞘瘤占绝大多数。如果是神经源性肿瘤,病变的密度支持鞘瘤。

6.我们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诊断:右上纵隔良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起源壁层胸膜,神经鞘瘤可能性大。

鉴别诊断:异位支气管囊肿(可能性较小)

红星:

打卡病例:男性34岁,肿块位于右肺上叶尖段,类圆形,囊性密度,与纵隔呈钝角,靠近脊椎,肿块与肺尖部及纵隔接触面很宽,肿块内部密度均匀,无支气管及血管影像,与肺界面光整,肺受压移位。肿块增强未见明显强化,整体囊性改变,张力较大,内后缘见戴蒂征象,与椎间孔感觉密切相关,并见少量脂肪密度堆砌,首先考虑来源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可能性最大。鉴别诊断异位支气管囊肿以及淋巴管瘤等。

程先进主任:

【临床特点】年轻人,体检发现。

【影像特点】

1. 肿块初步定位:颈胸入口处上纵隔右旁。

2. 肿块表现为长圆形软组织密度,其内密度尚均匀,密度稍低于同层胸壁肌肉密度,肿块上下径明显比前后径和横径长(注意CT扫描是间断扫描!层厚5mm,层距是7mm,有病灶的图像有8层,所以病灶上下径至少有56mm,而目测肿块左右径及前后径均明显没有56mm)。

3. 肿块的横断面长轴每层不一。

4. 肿块边缘清楚锐利,胸膜外脂肪掀起,仔细观察,肿块脊柱侧见不规则突起,邻近肋骨、椎体及椎间孔未见明确受累表现。

5. 增强:肿块无明显强化,强化后密度仍低于同层胸壁肌肉密度。

【分析思路】

首先定位:肿块胸膜外脂肪掀起,这个征象可以确定肿块肺外来源。肿块脊柱侧见不规则突起,而非胸膜尾征,这个征象不支持胸膜来源,而明显支持神经源性。另外,大量病例及经验表明颈胸入口处最常见的肿瘤是神经源性肿瘤!

后纵隔肿瘤大多数为神经源性肿瘤,包括来自交感神经节的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来自脊神经根的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纤维肉瘤。

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发病年龄小,以2-5岁多见,进展快,临床症状重,肿瘤分叶,边缘模糊,侵蚀邻近结构,骨破坏和胸膜肥厚、腹水等,肿瘤易出现出血、坏死、钙化,肿瘤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神经根的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对邻近结构呈压迫性改变,常经椎间孔侵入椎管呈哑铃形,前者可有囊变,增强扫描出现AB区,后者常为神经纤维瘤病的组成部分。

本例病人是年轻人,肿块上下纵径明显大于其它径线,肿块内密度均匀,密度稍低于同层胸壁肌肉密度,肿块的横断面图像每层不一,说明其质软,似“软蛋”,边缘清楚锐利,增强呈无明显强化,邻近肋骨、椎体及椎间孔未见受累,应考虑为神经节细胞瘤。节细胞胞浆丰富且瘤内含大量黏液性基质是造成其CT平扫低密度表现的病理基础。

【CT诊断】

右后上纵隔节细胞神经瘤(典型病例!)。

【鉴别诊断】

1、其它神经源性肿瘤:详见【分析思路】,不再赘述。

2、纵隔支气管囊肿:节细胞神经瘤常呈均匀低密度,边缘光滑,容易误诊为支气管囊肿,但支气管囊肿囊内密度多为水样密度,少数可以呈等或稍高密度,且支气管囊肿张力较大,其径线没有每层不一特点,没有上下径线大于其它径线特点,肿块脊柱侧不规则突起不符合支气管囊肿。

3、胸膜SFT:增强强化明显,常可见胸膜尾征。

太行村夫:

晨读打卡病例

1.影像表现:右上纵隔旁肿块,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体动脉供血,无明显强化,良性病变形态

2.讨论:纵隔起源于肺内、胸膜,还是纵隔?由于是体动脉供血,排除了肺内起源。那么是胸膜起源,还是纵隔起源?

4.起源的不同,导致疾病的不同,胸膜起源则为鞘瘤,纵隔起源则为支气管囊肿

我所见到的各群,对于晨读打卡病例,没有深入讨论

打卡留言

1.诊断支气管囊肿,鉴别神经源性肿瘤,约50%

2.诊断神经源性肿瘤,鉴别支气管囊肿,约50%

3.诊断支气管囊肿、神经源性肿瘤,不足1%

基本上都是猜,没有给出诊断依据

现实工作中,这个病例可以这么诊断:

右上纵隔旁良性占位性病变

请结合临床综合考虑

编辑  胡宏影

审核  张爱梅

(0)

相关推荐

  • 【每日晨读】罕见的食管神经鞘瘤

    TIME:2020.7.13 精彩讨论 小强:  食管旁气管后肿块,密度均匀,轻度强化,考虑良性病变,平滑肌瘤?考虑起源食管,鉴别气管膜部病变纤维瘤 毛勤香:  右后上纵隔软组织肿块,与食管关系密切, ...

  • 【肺部影像系列】 纵隔病变的常规分析套路

    【肺部影像系列】 纵隔病变的常规分析套路

  • 『呼吸系统疾病现代诊断与治疗』第十六章 纵隔疾病

    第一节 纵隔炎 纵隔炎(Mediastinitis)分为急性化脓感染和慢性纤维性病变二种.前者有急性感染症状,后者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或纵隔内其他器官受压的各种症状. 急性纵隔炎 一.病因 急性纵 ...

  • 【肺部影像系列】前纵隔病变剖析

    讨论 小赵: 中年男性,纵隔内偏侧性大肿块,边界清楚,其内密度不均,见大范围坏死,坏死区边界不清.病灶周边见多发小淋巴结,左侧膈肌升高. 定位:纵隔. 定性:恶性. 考虑:1,考虑胸腺癌,鳞癌可能.2 ...

  • 北医三院放射科病例774—心胸-纵隔节细胞神经瘤

    北医三院放射科病例774—心胸-纵隔节细胞神经瘤

  • 腹膜后丨节细胞神经瘤

    讨论 张文坦:定位左侧腹膜后,形态较软,平扫密度低并可见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轻度延迟强化,包绕腹主动脉,左肾动脉等,左肾受压推移,左肾灌注与右肾相仿,年轻男性,考虑节神经细胞瘤,鉴别节母(实性更多,有 ...

  • 纵隔节细胞神经瘤

    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

  • 【每日晨读】纵隔经典“节细胞神经瘤”

    精彩发言 King: 考虑后纵隔节神经细胞瘤,脊柱旁,长轴,偏软,轻度强化,脂肪变. 傅昌瑜: 定位右后纵隔,肋间动脉供血排除胸膜来源病变:呈上下纵形排除神经鞘瘤:实性成分轻度强化不支持副节瘤:有脂肪 ...

  • 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

    今天早教学,来自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王颖进修医生结合我院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病例,对腹膜后神经源性类肿瘤的解剖.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展开讨论.

  • 肾上腺丨节细胞神经瘤

    李广明:年轻女性,右侧肾上腺区病灶,平扫密度低,水滴状,增强轻度渐进强化,其内可见线样强化,符合节瘤.鉴别脉管瘤. 欧鸿儒:定位右肾上腺区,形态软,轻度延迟强化,年轻人,符合节细胞瘤. 陈春茂:定位: ...

  • 节细胞神经瘤影像诊断

    mMDT 影像医学论坛第60期 空谷幽兰 许巍 - 此时此刻 ..................................................................... ...

  • (肝尾状叶)节细胞神经瘤

    讨论: 发生于交感神经系统的肿瘤 多见于青年和成年人 腹膜后和后纵隔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节细胞神经瘤肿物质地较软,包膜完整光滑,切面为灰黄色,镜下主要由大量的粘液基质.神经纤维细胞和相对少量的节细胞组 ...

  • 肾上腺-成熟性节细胞神经瘤

    来源: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实验室检查 ★ 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6.18×10^9/L;红细胞计数: 4.32×10^12/L;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计数: 259×10^9/L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