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年前立春脱棉袄,年后立春三月寒”,今年过年冷不冷?
相关推荐
-
农村俗语“腊月打春过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在农村流传着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语,这些俗语都是老一辈的人们在生活和劳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俗语的覆盖面很广,其中有很多俗语是和二十四节气有关系,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语"腊月打春过年暖,正月打 ...
-
天气预报:2022年是旱是涝?八月初一早知道,看看老祖宗农谚俗语
#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十九届农交会# 导读:天气预报:2022年是旱是涝?八月初一早知道,看看老祖宗农谚俗语 最近不同地区的人们是"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北方最近连续性下雨,秋后的 ...
-
天气预报:今年冬天雨雪多少?冷不冷?八月初八农谚来预兆
今天是八月初八,在农村,八月初八是一个吉祥的日子,人们认为"八"有发的寓意,所以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会安排在八月初八这一天进行,比如结婚.搬家.开业和宴请宾客等等,都是为了图一个吉利. ...
-
今日冬月初一,农谚“冬月初一晴,春节地泥泞”,今年春节冷么?
今天是冬月初一,可能很多朋友对这个冬月不太了解,其实在农村,农历十一月被称为"冬月",在北方一些地方也被称为辜月,老人们常说的"寒冬腊月"其实说的就是农历的十一 ...
-
“夏至五月端,年景必有闪”,今年年景怎么样?过完夏至啥时最热
文章来源:惠农圈,已获取原创授权 在6月21日,我国迎来了"夏至"节气,它是24个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对于民间来说夏至是非常重要的节气,这个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的生产,很多有关夏至的 ...
-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冬至来临,今冬天气冷吗?
唐代诗圣杜甫是一个官场失意之人,所以他在描写冬至的时候,总是略带苍凉凄苦之情."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四句与冬至相关的诗歌,不仅体 ...
-
2022年春节冷不冷?处暑天气能预兆,看看老祖宗的农谚俗语
#十九届农交会# 导读:2022年春节冷不冷?处暑时节天气能知道,看看老祖宗的农谚俗语 2021年的三伏天才刚刚结束,秋老虎似乎还没有真正下山,说明2021年的炎热天气还没有正式结束,但是这里并不会影 ...
-
农村俗语: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小寒还有雪吗
小寒节气马上就要到了,2021年小寒从1月5日11时23分17秒开始,到1月20日4时39分结束.小寒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寒未深,雪未大",简单来说就是小寒还不算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是何道理?19年何时立春
文/农夫也疯狂 冬至节气以后,剩下就是大寒.小寒了,这一年也就结束了.如今,距离农历2019年新年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在农村里一些老人,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讨论一些天气方面的话题.毕竟农民从事的是靠天 ...
-
今年冬至是哪天?俗语“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什么意思?
以前是没有天气预报的,可农民又是靠天吃饭的.如果对天气不了解,那肯定收成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及时了解天气情况,能做到提前预测和做好准备工作,所以就把长期观察 ...
-
“二月清明莫抢前,三月清明莫推后”什么意思?今年清明是几月?
文/农夫也疯狂 进入草长莺飞的三月,处处都是"九九"艳阳天.在3月12日植树节这天,正式结束了漫长的数九寒天.在民间有冬至节气这天开始数九的习俗,经过九个九天,寒冬就结束了.而今年 ...
-
21日迎夏至,今夏雨水多不多?三伏天热不热?看看夏至俗语咋说
前言 导读:夏至到了,老祖宗留下的夏至节气的俗语,句句都是经验之谈 6月21日,就要迎来24节气中第10个节气--夏至节气了,这也是入夏以后的第4个节气了.虽然它叫"夏至",可并不 ...
-
农村俗语:“十月初一晴,单衣过寒冬”啥意思?今年冬天冷不冷?
刚过完立冬,明天我们就迎来了十月初一,都说"立冬不下看初一",这里说的初一就是农历十月初一.大家对农历十月初一这个日子可能比较陌生,其实在农村,十月初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祭祀节日,这 ...
-
俗语“2月没9,饿死猪狗”是何意?今年2月将过完,有“九”吗?
导读:俗语"2月没9,饿死猪狗"是何意?今年2月将过完,有"九"吗? 2月份已经接近尾声了,到了这个时候外出打工的也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很多人都回到了工作岗位了, ...
-
中秋将至,农谚“月夕秋分前,注定是灾年”,真的准吗?
9月21日,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对农民来说更是重要,因为人们常常将中秋节和丰收联系在一起.随后,9月23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秋分"时节,不禁使人想到这样一句农谚:&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