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博:向警予之子,四岁丧母七岁丧父,留学苏联,后成冶炼工程师
相关推荐
-
“伟大的工程”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形象地称为 "伟大的工程",并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 ...
-
因备课,翻出了以前下载的一篇文章――陈雪...
因备课,翻出了以前下载的一篇文章――陈雪薇<历史视域下毛泽东的功绩和错误>,又看了看,文章对毛泽东的功绩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 毛泽东的功绩,具有奠基性和全局性:其影响,具有长远性和深刻性 ...
-
以遵义会议和西安事变为标志,中国共产党才真正走向成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政权巩固,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从建党时的50多名党员,到今天的9千多万名党员.好多人会 ...
-
秋收起义(1927年9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毛主席<西江月·秋收暴动> 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及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 ...
-
【望安山文学】唐锦禄||南湖行(散文)
南湖行 作者:唐锦禄 主编:非 鱼 我思绪万千地站在久负盛名的嘉兴南湖.这里古木参天,浓阴匝地,湖光山色,赏心悦目. 嘉兴南湖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以往鼎盛时代,每 ...
-
延安时期的第一次烈士追悼大会
早在1945年,我党就在延安第一次举行革命烈士追悼大会.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开幕.4月24日,毛泽东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他在报 ...
-
“三岁看七岁,七岁定终生”下篇
21.审美敏感期--5岁-7岁 特点:对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愿望和审美标准,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起浓厚兴趣. 建议:孩子到了审美敏感期时总是喜欢化妆.当然,在成人眼里这些"妆&q ...
-
“三岁看七岁,七岁定终生”上篇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七岁,七岁定终生".是说人的性格定型,就在儿童的三岁至七岁之间.有研究甚至指出,三至七岁的儿童,脑部成长可达成年人的百分之一百,刚迈进入学年龄的孩子,学习能力 ...
-
没文凭,3岁丧母17岁食不果腹,他凭借超强画技,逆转人生
说起国画大家脑海里 肯定第一个会想到齐白石.张大千.范曾 因为这几位的影响力 不说在国画界放到整个 中国画坛之中有不小的影响 但是大家对大师们的故事 肯定都看腻.听腻了 今天小编和大家介绍一位 美协主 ...
-
中国京剧之星史依弘,与大18岁的李成儒相爱,离婚后成兄妹
常人都向往的爱情大概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苏轼也写道:"人有悲欢离合". 爱是三分细雨,半抹斜阳,抓住时只当是平常,溜走时方知可贵.但人生自有该通达的时候 ...
-
新民学会那四个美丽的“女豪杰”:陶斯咏,向警予,蔡畅,李一纯
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跟25名青年从长沙乘船到达汉口,改乘火车,第二天才到达北京地安门豆腐池胡同9号. 杨昌济老师家住在这里,门上还挂着"板仓杨寓",杨开慧小师妹已经好几个月 ...
-
《龙文鞭影》卷一 四支 温公警枕 董子下帷
<龙文鞭影>卷一 四支 温公警枕 董子下帷 温公警枕 董子下帷 wēn gōng jǐng zhěn dǒng zǐ xià wéi [注释] (1)温公:即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 ...
-
学四史|向警予在中国革命紧要关头对秋收起义产生了重要积极影响
向警予(1895-1928),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及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第一位女中央委员.第一位女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任中央妇女部部长. 向警予不但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也是 ...
-
骂北京辅警“二狗子”、殴打70岁老母亲,迎来完美大结局!
前两天,北京某小区一户居民家里,发生了让人气愤的一幕: 一个女的,当着出警民警的面,骂辅警是"二狗子". 啧啧啧,这是造了啥孽呢?来,看一下10分钟前的情况: 当天是一对70多岁的 ...
-
弘一法师生母王凤玲:17岁嫁六旬老汉,死后葬礼上其子抚琴高唱
1905年3月10日(另说5月),王太夫人王凤玲在上海城南草堂辞别了人世,她死时,她此生唯一的儿子李叔同不在身边.当时,他正上街置办棺木. 人都说养儿防老,可王凤玲辛苦养大的儿子,却终究没能给她送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