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竞争:价格太低 菲律宾玉米种植者反对进口小麦

作为一个农产品较短缺的国家,菲律宾的许多重要的食物和农业生产资料靠进口满足国内供给平衡,特别是粮食,一直是菲律宾第一进口农产品。
虽然菲律宾是一个爱吃米的国家,但在粮食进口中,小麦进口数量却是最大的,其次才是大米——这主要是因为菲律宾主要本土的粮食作物是稻谷和玉米,不产小麦。
美国农业部称,由于消费增加,菲律宾的小麦进口量可能达到创纪录的7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其中300万吨进口小麦将用于生产面粉,剩余400万吨用于满足国内饲料需求。
但近日,菲律宾玉米联合会公司(PhilMaize)却开始反对在未来几个月进口饲料小麦。
据悉,近年来菲律宾国内大米和玉米价格在养殖业的需求下整体一路走高,虽然当前本地玉米已经开始批量上市,但价格依旧处于高位。
截止目前,农户销售的玉米价格约为12比索/公斤(约合人民币0.9元/斤),但养殖企业从中间贸易商手中购买的价格却达到17.50比索/公斤(约合人民币1.23元/斤),这导致其国内的养殖业开始在国际市场需求更加低廉的原料来替代玉米和大米。
目前菲律宾已经采购进口了8万吨澳大利亚饲料小麦,并且下个月将有3万吨饲料小麦运抵,而这些进口小麦的价格仅为每公斤12比索(约合人民币0.85元/斤)。
这势必对菲律宾今年新上市的玉米价格构成冲击。
资料显示,菲律宾最主要的农作物包括稻谷、玉米和椰子,其中稻谷种植面积约为450万公顷,而玉米约为260万公顷。

最后,因每日粮油信息发布规则原因,导致微信公号文章发布略晚,如每日粮油原创文章本公号未发,请同行媒体在转发时务必注明来源,对于恶意转发者我们将点评批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