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7岁嫁大54岁老人,恩爱30年怀孕16次,临终前讲出婚后真实生活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爱情,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件奢侈品。封建时代末期,受到“程朱理学”影响,日益僵化的社会思潮深入人心,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对女性的影响是最大的,原本社会地位就是不高的女子,在这些看似有理,实则无力的伦理道德束缚下,丧失了作为人最基本的尊严。

封建时代的家庭,女子地位普遍偏低,不仅没有话语权,大多都是被当作利益关系来培养的,普通人家称之为“联姻”,就连皇帝的女儿也不曾逃过这一的命运,因为利益而被送去和亲。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半转至别家,从听父母话变为听丈夫的话,以夫为天,丈夫死后,则是以儿子位尊。总而言之,没有任何自己决定人生的权利,一旦有越过雷池的想法,社会舆论就会给予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到了民国以后,女子的地位产生了改变,这也是我国封建社会迈向新时代的一个进程,而在这个时期,有一个传奇的女子,她就是郭翼青,191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早年时,和许多封建时代的女子一样,婚姻不由自己做主,父母将她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了足足37岁的男子,当时她还是一个处在花一样年纪的女孩,就要加一个可以当做自己父亲的男人,这种心情,可想而知。

不过悲哀中透露着一丝幸运,家里人为郭翼青选中的男人,除了年龄不合适外,在其他方面看来,绝对称得上是一个负责人的好男人。讲到这,先简要地介绍一下郭翼青的丈夫,他名叫程潜,1882年生于湖南醴陵官庄,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也可算作一位人物了。

儿时的程潜,十分好学,寒窗苦读8年,参加清朝科举考试,夺得了秀才,为日后的人生路奠一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1900年,饱读诗书的程潜第一次接触到了国外的新思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踏上了反对清朝腐朽统治的道路,他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民国的建立付出了较大的功绩。

袁世凯倒行逆施后,程潜加入了轰轰烈烈的反袁大军,经过时间的打磨,逐渐成长为我军的重要将领。在与郭翼青结婚之前,程潜是有过婚史的,女方对此存有芥蒂,程潜内心明白,他决定用实际行动来感化郭翼青。在外工作时,他经常会写信与郭翼青交流,每次回家,都会细心准备一些小礼物,让郭翼青感受到了他的细心。

除此之外,二人婚姻能够幸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三观相合。在结婚之前,郭翼青对日后的这位丈夫是不抱任何希望的,但结婚之后她才发现,程潜与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他接受了西方的新式思想,还能够与时俱进,在思想方面,与其说是郭翼青的丈夫,不如说是她的人生导师,直到临终前,郭翼青还在回忆这段感情,她说,自己仍然是觉得幸福的。

她表示,结婚三十多年,郭翼青和程潜伉俪情深,期间更是怀过16个孩子,但遗憾的是,因为郭翼青身体原因,存活下来的仅6个,而且全部都是女儿,不过程潜并没有介意,两人感情一如既往的好,直到1996年,郭翼青因病在北京逝世,死后,她的骨灰被安葬在八宝山公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