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清水注》里的姜太公故里、牧野等考略

(0)

相关推荐

  • 三国魏修太公吕望碑

    <三国魏修太公吕望碑>与王羲之同时代却笔势雄奇端厚.

  • 掌管封神打榜的姜子牙,到底什么来头?

    姜子牙的故事大多来源于传说,在我们小的时候,最早出现在小人书.山海经等故事书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中国谚语,连穿开裆裤的小朋友都会念,相传姜子牙钓鱼用的鱼钩是直的,鱼儿因 ...

  • 《水经.清水注》里的竹林七贤、天门山、百家岩等考略

    又东,长泉水注之,源出白鹿山,东南伏流,迳一十三里,重源濬发于邓城西北,世亦谓之重泉水也. 又迳七贤祠东,左右筠篁列植,冬夏不变贞萋.魏步兵校尉陈留阮籍.中散大夫谯国嵇康.晋司徒河内山涛.司徒琅琊王戎 ...

  • 《水经.清水注》里的修武、宁、攒茅等考略

    清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水上承吴陂于修武县故城西北.修武,故甯也,亦曰南阳矣.马季长曰:晋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朝歌以南至轵为南阳.故应劭<地理风俗记>云:河内,殷国也,周名之为南 ...

  • 《水经.清水注》里的清水、白鹿山、黑山等考略

    ○清水 △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 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馀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 ...

  • 《水经.沁水注》里的于姓祖根等考略

    A2 △又南出山,过沁水县北. 沁水南迳石门,世谓之沁口.<魏土地记>曰:河内郡野王县西七十里,有沁水,左迳沁水城西,附城东南流也. 沁水城,具体不详.杨守敬认为<魏土地记>所 ...

  • 卷九《水经.清水注》考略

    ○清水 △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 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馀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 ...

  • 河南新乡卫辉姜太公故里

    姜太公故里位于新乡卫辉市西北十二公里处太公镇.至今太公镇境内还保留着许多姜太公的历史遗迹,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姜太公墓.每到农历八月初三姜太公诞辰之日,许多海内外后裔组成的姜氏.吕氏宗亲会都会前往姜太公 ...

  • 《水经.渠水注》所涉启封县故城等考略

    A8 渠水右与汜水合,水上承役水于苑陵县,县故郑都也.王莽之左亭县也.役水枝津东派为汜水者也,而世俗谓之泥沟水也.<春秋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所谓东汜者也 ...

  • 《水经.颍水注 》所涉颍上县等考略

    A7 别汝又东迳蔡冈北,冈上有平阳侯相蔡昭冢.昭字叔明,周后稷之胄.冢有石阙,阙前有二碑,碑字沦碎,不可复识,羊虎倾低,殆存而已.枝汝又东北流迳胡城南,而东历女阴县故城西北,东入颍水. 蔡冈,在今河南 ...

  • 《水经·谷水注》西阳门、​白马寺等考略

    B3 又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王室定,遂徙居成周,城小不受王都,故坏翟泉而广之.泉源既塞,明无故处,是验非之二证也.杜预言翟泉在太仓西南,既言西南,于雒阳不得为东北,是验非之三证也.稽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