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鸟碗/郭建立
相关推荐
-
【金茂举小小说】半 碗 馄 饨
审核:十千.槐里布衣.青豆荚 编辑:红柳 半 碗 馄 饨 文/金茂举 救护车从黄安敬老院一次拉来两位老人,风烛残年,老太太八十六岁,老爷爷八十二岁,风雨中需要温暖,病痛中互相照顾,到敬老院结成了夫妻 ...
-
麻雀,太平鸟,只要画好这步就对了!(行家珍藏版)
一.麻雀的技法解析 雀科类鸟的形体与其它鸟类基本相同,按"鸟形不离卵形"之说,其形态也可概括为卵形.初涉画鸟,应先掌握"一头多身""一身多头" ...
-
【西南作家散文】舒学宁 / 麻雀的智慧
西南作家散文 麻 雀 的 智 慧 舒学宁(四川) 人们最常见的鸟,恐怕就是麻雀了,几乎是站着不见,转身见,此处不见,彼处见. 麻雀的数量在鸟类中,可能也是位居榜首,庞大得惊人,遐思中,恍然有悟 ...
-
连播预告:匡燮老师长篇散文《我的世界》
长篇连播预告 "美丽的原创生活"平台自下周一起将开始独家连载散文名家匡燮老师的最新长篇叙事散文<我的世界>第一部<我的起源>,这不啻是给我们所有人的一道精神 ...
-
老人和麻雀
老人和麻雀 作者:李广生 中午,躺在沙发上睡着了.电视开着.据说很多人和我一样,开着电视,但不看,只为整出点动静.也许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份孤独吧,或是都渴望这样一种毫无负担的陪伴. 迷迷糊糊的感觉到 ...
-
鸟儿是我好邻居(散文)
鸟儿是我好邻居(散文) 作者:黄金山 我的书房兼卧室都在那间草楼上,紧靠着窗子搭着简单的竹床,窗外有几棵高大的松树和一棵柿子树,不知何时,竟然有一对鸟儿在树上安家,它自认为做得很是秘密,但是没想到却被 ...
-
孩子需要陪伴,年迈父母更需陪伴
孩子需要陪伴,年迈父母更需陪伴
-
文学原创•《搬进新居》(小小说)作者 康 桥
搬进新居(小小说) 作者 康桥 她一怒之下带着老头和保母回到老家,在镇上买了套八十多平米的新居.起初她只想在女儿家附近买房,这样便于姑娘过来'照顾'她们老俩口,可是女儿三番五次说,她住的那个地方离城区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与鸟为邻/宋彩霞
黎明晨曦微露,突然听到一声鸟叫.接着两声.三声--窗外一片鸟鸣. 这样的事情,在乡村很寻常.在闹市,有点稀奇. 我窗外的花椒树上,有几十只麻雀在叽叽喳喳的鸣叫,呢喃的乡村鸟语,早已消失在城市的上空.冲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崽狗儿鸟”与“算黄算割”/白来勤
春末夏初的关中地区,天快亮时,总有有一种小鸟,在树梢上不停的叫唤着:"崽狗!崽狗!崽狗子还睡着,不怕先人遭指戳!"也有人叫它"崽狗儿鸟",也叫铁燕鸟.它为啥要这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春满思源/刘景常
美丽的思源,花事正浓,行政楼后面樱花大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大朵大朵白色的樱花早已挂满了枝头.就连前一阵子长出绿油油小叶片的海棠也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一片灿烂.学校医务室西侧金黄色的麻叶绣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路上,爱在杭瑞线之间/董金官
那年初夏,没有太多行囊,只有一个黑色的单警装备包.里面装载着我的十七年寒窗,父母佝偻的背影,还有往后那一身藏青色戎装的责任.我记不清自己是如何把它从那辆大巴车的储物仓,挪到警校培训学员的宿舍,只记得自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道口街的老澡堂/马双喜
豫北名镇道口镇,在历史上曾被冠于"小天津"之称的美誉.这是因为晚清光绪年间,道清(道口至清化)铁路.卫河水路和土路(道口至濮阳.清丰.长垣.内黄等地)相交于此,因此道口成为豫北重要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荆条/梁丽平
牡荆,是书本上的学名,在民间叫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其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成串,生于当年生枝条末端,淡紫色,花期6至7月,荆花最亦酿花蜜,在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荒坡山地阳坡之上,常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飘雪的日子/李增强
印象中的青龙湖,冬季有一种颜色始终让人向往如初.亦如三月的垂柳永远钟情于和煦的春风. 青龙湖是个人工湖,偏安于小城的西北部.原先是一座废弃的砖瓦窑厂,后来蓄水成就了今天的青龙湖.如今,这里遍植绿树红花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杏祭/郭建荣
时下正是杏子黄熟时节,看着满树橙黄的杏子,在绿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剔透,忍不住流口水的记忆,又静静的漫步在脑海里. 小时候最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杏子熟了,它是冬去春来,山里孩子迎来的第一种水果,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