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君臣和仁,为何不像西方学者一样,提倡自由理论呢?
相关推荐
-
这10本书太好看了:让你脱胎换骨,越早读越好
静好读书2021-04-25 21:34:39 杭州这几天的天气实在是太好了,阳光铺满了大地,到处充满着绿色的生机. 穹顶之下,都是暖洋洋的一片,让心情变得十分美丽. 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写一些字, ...
-
正和:未来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第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尚和,和的精神是刻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里,融入血液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永恒不朽的伟大精神. 人类历史的四大古文明 ...
-
东方文明不产生科学?
网上流传了很多关于东方文化孕育不了科学的论述,包括很多知名教授,首先声明我本人也是一定程度上认可这种观点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严重的误区.科学的产生其实是文化孕育的结果,中国古代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这 ...
-
《论语·雍也篇第29章》怎样理解孔子指明的“为仁之方”?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9章>怎样理解孔子指明的"为仁之方"? 6·29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 ...
-
无军职的上将,授衔时无一人提出异议,他为何不愿意穿上将军装?
穿上军装,照一张礼服照,是一名军人一生中至上荣耀的时刻.尤其是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们,大都自幼背井离乡,参革命,上井冈,历长征,驰骋在各个领域的疆场之中.他们的那张军装照,更是他们对革命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
-
【第319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9章》孔子提出治理好一个国家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9章>孔子提出治理好一个国家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
-
中国哲学特辑2:儒学至圣孔子的开创性哲学——'仁'与'礼'之道
孔子生平 孔子在公元前551-479年活动于山东地区鲁国,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世的儒家学者以及封建官府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也许正应了那句朱熹在<朱子语类>卷 ...
-
【第333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3章》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有何深远意义?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3章>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有何深远意义?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说:"君子 ...
-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要求在教学法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127.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要求在教学法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
日本战败天皇裕仁为何不去太庙谢罪,反跑到“靖国社”为鬼招魂?
泱泱华夏与"东瀛扶桑"之间的仇怨纠葛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华夏与扶桑大动干戈共计三次,一次在初唐,一次在明末,最后一次则是在清末至二战结束.然则每一次战火燃起,都是扶桑&quo ...
-
薛永武:孔子论“崇德”“仁”“智”与“举直错诸枉”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孔子具有非常深刻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对崇德.修慝.辨惑以及"仁"与"智"进行了深入思考,不但解答了弟子们的 ...
-
【第148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9章》怎样理解孔子指明的“为仁之方”?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9章>怎样理解孔子指明的"为仁之方"? 6·29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