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前,王必成为何被调离昆明军区,是不是因为许世友呢?
相关推荐
-
哪四位名将,觉得自己的军衔低了,闹得比较凶
1955年大授衔,是我军第一次正式的大规模的授衔.在这次授衔过程中,绝大部分将军的军衔是适当的,但是也有一些将军觉得自己的军衔低了,很有意见,最为著名的代表有四位. 第一位是许世友,许世友在红四方面军 ...
-
1969年王近山复出,尤太忠半夜接站:不去出迎,还是不是人?
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期间,有一次,休息的时候,许世友和尤太忠在一起散步.许世友当时是南京军区司令员,尤太忠是隶属于南京军区的第27军军长,他们都作为代表参加了九大. 九大之后选举,63岁的许世 ...
-
1970年,王近山复出,哪三位将领顶住压力,深夜到火车站迎接?
经过许世友的亲自说情,毛主席同意让王近山将军复出.1970年,王近山从郑州乘坐火车抵达南京,当时已经是深夜一点了.当王近山走出火车,看到三位将军在月台上躬身迎候. 那一刻,王近山的非常感动,铁汉子也落 ...
-
读军校的厉害,还是不读军校的厉害,这几位名将都没有读过军校
说起近代中国革命,大家都羡慕黄埔军校,有黄埔出身的人好像很厉害,很光彩.比如很多国民党名将都是黄埔系.那么,读过军校的,就一定比没有读过军校的厉害吗? 恐怕未必.咱就说,第一野战军吧,两大主力兵团司令 ...
-
许世友说当年参加义勇队活到现在的,一位是他,另一位也很厉害
1927年,蒋介石举起屠刀,各地不甘于压迫的阶级兄弟纷纷起来反抗.在湖北麻城,成立了六乡农民义勇队.何谓六乡农民义勇队呢?六乡指的是七里.紫云.顺河和乘马等六个乡. 来自乘马的两个年轻人都在义勇队里, ...
-
对越自卫反击战临阵换帅,杨得志“意外”挂帅,年近古稀披甲出征
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1978年末,中越边境战云密布,驻守边疆的老将们,快一辈子的戎马生涯,让他们预感到大战在即.作为与越南有着漫长边境线的昆明军区,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早在两个月前就开 ...
-
刘伯承'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王必成为何颇有微词?
作者:莫孤烟 1948年11月19日夜,已经在碾庄圩苦战多日的华东野战军6纵将三条交通沟挖到了碾庄围墙之外,准备在夜里协同4纵.8纵.9纵发起最后的总攻.正在此时,6纵突然接到命令,立即撤出战斗挥师南 ...
-
粟裕逝世,曾经的部下不来为他送行,王必成:你敢!你必须要去
1984年2月5日,开国大将"战神"粟裕去世了,这位老人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逝世前曾留下遗嘱,要求将他的骨灰撒到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要和那里的战友重逢,长眠在一起. 4月, ...
-
粟裕说华野六个头等主力无王必成6纵,根源在一场难分责任人的仗
1979年7月,粟裕到青岛疗养考察,他指定了两人随行,其中一位是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一处副处长,名叫王希先. 王希先专门研究土地革命战争史,此时刚被调到粟裕身边帮助撰写回忆录,此后陪伴了粟裕近5年,掌 ...
-
真实的对越反击战场,干渴饥饿寒冷疲惫,战士们太苦了
1979年2月23日7时,在红河西岸执行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任务的陆军第13军,按照37师在左翼.38师在右翼的部署,以钳形突击的态势,开始了分割围歼越南西北重镇柑塘地区越军的战斗.38师112 ...
-
79年对越反击, 28天就结束战斗,为何40多年了,越南还没缓过来?
我们知道,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战争的推动,虽然很残酷但不得不承认.战争结束之后全世界的国家忙于发展自己经济军事和科技,现如今已经走向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全世界和平发展,共同维护命运共同体.然而还是有一些国家 ...
-
粟裕麾下三虎将:叶飞、王必成、陶勇,许世友和宋时轮为何不算?
粟裕大将为人低调.寡言少语,然而指挥作战却天马行空.神鬼莫测,打下了无数场"神仙仗".在他指挥下,华野百战百胜,创下了诸多战争奇迹. 粟裕擅长捕捉战机,敢于险中求胜,长于以少胜多. ...
-
华东野战军:王必成的六纵能不能算华野头等主力纵队?
华东野战军(三野)在粟裕副司令(后任代司令.代政委)军事指挥下,先后经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渡江.郎广.上海等经典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歼敌数量位居各野战 ...
-
华野六大主力,为何不含王必成六纵?粟裕未将其列入,如何解读?
都知道王必成号称"王老虎",都知道王必成的六纵能征善战,都知道叶(飞).王(必成).陶(勇)是粟裕麾下"三剑客",也都知道一.四.六纵是粟裕手中的王牌. 但令人 ...
-
将错就错,王必成改打援为强攻,歼灭日军数量翻了三倍
大家都知道,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达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定,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被统一改编为新四军.其中,湘赣边.粤赣边及赣东北红军游击队统一编为一支队二团,俗称老二团. 为了尽快提升部队战斗力,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