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际会事随缘,输赢不论平常心
集练完回到家,小珠的QQ接到一个消息,是群里聊得挺好的一位拳友随缘发来的。他今天有假,临时决定来南城,约小珠出来聊聊拳。
小珠匆忙把家里的事料理一下,赶到约定公园。
正是两年前小珠过来教谭哥几个学三十七式的公园。
夏日的午后,公园褪去了早上晨练人的热闹声影,现出她的秀丽湖光风景。小珠走在熟悉的林荫道上,不自觉就回忆起两年前在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这里曾经让她有成就感,这里也曾让她狠狠地挫败过,这里拥有的回忆,有甜也有苦涩,有虚幻更有真实。
但两年过去了,小珠觉得时光没有虚耗,她找到了让她心里踏实自在的路。

树荫下依然暑气逼人。一个架着眼镜的高个男子,身着格子短袖衬衫,束着长西裤,安坐在石櫈上等候,正是随缘。
两人见面互相问候一下,话题很快切入随缘近来说得最多的困惑:很多道理他都明白,但离自己很远,并不是知道道理了就不迷了。所以特意出来南城,看看别人如何练拳。他已在南城主要公园走了一上午了。
“看到了什么?有没有解开你的疑惑?”小珠问。
“还是没有!看了公园里几处推手,他们还是较力顶牛,呼哧上火的,哪里有一点太极的味道!”
小珠想起上午强哥与男子的推手,在那种紧张的氛围,还能发挥太极推手的粘沾连随,除了基础、技术,还有经验……
“是不容易见到太极推手。”小珠应道。
“一般水平,还是在师父师兄弟这个圈子里练,公园里的推手,如果大家理念不同,很容易就较力较技。我们师父就要求我们,在没有真正理解推手之前,不要和别人推手。但你和你师兄们可以研究呀!”小珠说。
“我觉得我的师兄们也是练的有偏,他们也是流于外劲,不是太极的东西。我觉得不对劲,很久没有和他们玩了。师傅旁边看到了却没有指出来,也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我想看看别人怎么练。” 随缘说。
“师傅看到不说,那不是误人子弟吗?”小珠奇怪。
“可能,师傅教拳是收钱的,他收的都是学生,没有弟子,不知是不是这个缘故。”
“哦,这样的话,师傅不会认真教。你也不用太认真。你没有和师兄们推手,那有和师傅推手吗?”
“有,和师傅摸手的感觉挺好的,师傅身上有东西,把我发得很脆。可是我不容易接近师傅,一来要上班,到休息日练拳时,是师傅身边最多人的时候,不可能只给一个学生讲拳。平时我又没有太多时间
找他推手,所以进步很慢……”
随缘接着说:“在网上说拳的人多了去!但蒲谷子讲的,我觉得更适合我。但是听他讲了那么多,群里的私聊的,我又有点惑了。就是他说的是很好,近道,但是每当问他怎么操作,他总是很巧妙地把这个问题滑过去……所以纵然拥有理论,比不知道,更迷!怎么样才跨得进去呢?”
小珠笑:“师叔是说过他只负责批发,怎么练上身,要发挥想象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能上道,不拘什么法,无所不用其极。而不是抱着他抛出来的这个那个木板或浮材。”
“对!没错!正确!就像没说一样!”随缘说罢,两人笑起来。
“说了也好,没说也罢,关键是自己能不能吸收转化,这比学什么技术技巧要难,但也没有别的法子。”小珠说。
“是呀!转化不出来,听了也白搭。唉,也许这也是缘分,随缘吧!”随缘笑。
“求不得,不求亦不得,明白自己要找什么就好。”小珠仍笑道。

“小珠,你会推手吗?教教我?”随缘提出。
“我也正在初学,可别说教谁,试试吧。单推还是四正?”小珠说着,两人起身。
“我不懂,我们都是这样上来就玩的。”
“你不练进退,怎么收胯呢?胯不收,怎么有空间呢?”随缘随小珠前后弓步搭上手。
这是小珠第一次与师门外的人推手。上午小珠才见推手的激烈,便自我提醒不可妄动妄取,保持平衡就可以了。
两人开始试试弓坐步单手打轮。小珠发现随缘是单侧推手,只前手前脚参与,侧着身子敞着胯推的。
小珠提出意见,随缘便调整。熟练后双手打轮。小珠发现他只是手上在接,胯以下参与不多,缺乏整体参与感。小珠长一长进意,居然能对随缘有压迫感,这让小珠心里长了点信心。
随缘说不太习惯这样的练习,小珠便随他意,两人原地搭手。
随缘总会双手托小珠的肘,小珠知道只要肘部发硬,就会让他拿住,当他托肘时,小珠意想把肘扔掉,随缘说:“好松!”
接着说:“但是如果是对那些使外劲的,他们速度快,很难对付。”
小珠:“我理解的推手的目的,不是争输赢,而是对自己的综合检验和验证,”
“我也是这样的理解,推手不是争输赢。我的困惑是,我以所理解的理念,比如松啊、守中啊什么的和他们玩推手,但他们一旦强势地过来,自己就失了。发现这样的问题,不知如何提高,长期如此,感觉自己练的说服不了人。 ”
“为什么要去说服别人呢?我有点知道你为什么苦恼了。好像现在的推手,你也不是太在乎你推手上的问题,而是想直接找一个御敌的方法。” 小珠笑。
“理论我已听得太多了,如何做到呢?”
“听到理论不代表什么呀!比如大道以虚静为本,可是你的胯动得厉害,手动得厉害呀!胯一动,上下肢节分离了,怎么应对强的对方呢?手一动,对方就听到你的动静了。”
“因为你的动,让我能像一面镜子似的照着你,这种感觉我还从来没有过!我和师父师叔推手,他们都是静静的,在他们面前,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你的手也很松,但你的意识在手上多,腰、腿的劲到不了手。这些问题你不去解决,着急功夫上身,那不是自寻烦恼吗?有些问题是现在阶段解决不了的,就先避开,遇到什么问题,都要解决,这不可能也不现实。” 小珠说。
“是的,我需要有人指点,像你说的这些,很实际,但我在那边,周围都是争强的声音,我也受到影响,也浮躁了,有时候一想到,我都练了七八年了,都没有什么进步,心里就郁闷。”随缘说。
小珠:“这和你练拳的氛围也有关系,有能够互相讨论太极的同伴很重要,推手以研究心态多摸多体会,多调整,推手是对方喂出来的,不是推出来的,一字之差相距千里。”
随缘:“是啊!我只能在网上可以敞心讨论,但在实际操作中,就缺乏指导……看来只有随缘了!操心过急也没用。”
小珠:“是的,我们在遇上师父师叔之前,也没人指导也苦恼,现在你好歹也有师傅可以请教,不过看你们之间的缘分了。我圆通师父说过,机会是别人给的,也是自己争取的。”

“小珠,你的手很松,但有时候会发硬。”两人推了一会,随缘说。
“是的,你听得很好,这也是我当下要解决的问题,练得少,身体感觉还不充分,反应迟慢,我也是听到理论,体行却没能合一,进步也是慢慢的。”
随缘这时已适应了两人的状态,加大了试探。小珠只是保持着平衡,保持自己的空间不被压迫。虽然有滞点,小珠尽力调整,平时师父、师叔、强哥、伟城所指导的要点,随着随缘的施压,不断在脑海中出现提醒,好像他们几个就在自己身边在现场指导似的。有好些小珠当时不明白的,因现在只能靠自己解决,反而得到启发,小珠内心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欢喜。
随缘所遇到的烦恼心结,小珠理解,却无能为力。
但让小珠觉得自己所遇到的太极人太极事,是一场可遇不可求的奇缘,这让小珠犹感珍贵,觉得自己能安心安静地练拳,身边有实心实意引导自己修正提高的师父师叔和师兄,实在是一个大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