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斋:脉法秘传78条

(0)

相关推荐

  • 第三章李士懋 阴阳脉诊类型及其意义

    ​第三章李士懋 阴阳脉诊类型及其意义 阴阳脉诊类型繁多,为清晰起见,分三类分别论述: 1.因阴脉之改变,而导致阳脉变化者:2.因阳脉之改变,而导致阴脉变化者:3.阴脉和阳脉独自产生变化,无相互因果关系 ...

  • 二加龙骨汤 龙骨(三钱,煅) 牡蛎...

    二加龙骨汤 龙骨(三钱,煅) 牡蛎(三钱 ) 白薇(三钱) 附子(钱半,炮) 白芍(三钱) 甘草(一钱) 大枣(三钱) 生姜(三片) 此方乃清散上焦,温补下焦之药.方用甘枣从中宫以运上下.姜薇清散,使 ...

  • 周慎斋脉法78条

    导读:周慎斋(公元1506-1585年),名子干,明代江东太平县(今安徽省太平县)人.周氏医术高明,救治病人甚众,在当时享有盛名.<本草述钩玄>载:"自明以来,江南言医者,类宗周 ...

  • 医家秘奥:明朝周慎斋脉法 & 山西萧通吾5世家传《脉诀》

    ●●●●大道不值一分文,路边白白送与君●●●● 导读:周慎斋(公元1506-1585年),名子干,明代江东太平县(今安徽省太平县)人.周氏医术高明,救治病人甚众,在当时享有盛名.<本草述钩玄&g ...

  • 周慎斋秘传脉法78条

    杏林讲坛 公众号 导读:周慎斋(公元1506-1585年),名子干,明代江东太平县(今安徽省太平县)人.周氏医术高明,救治病人甚众,在当时享有盛名.<本草述钩玄>载:"自明以来, ...

  • 【中医】周慎斋秘传脉法78条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导读:周慎斋(公元1506-1585年),名子干,明代江东太平县(今安徽省太平县)人. ...

  • 明代脉学大家周慎斋老先生就认为,脉“数”...

    明代脉学大家周慎斋老先生就认为,脉"数"就是虚证的体现.在我的临床中也基本是这样的,尤其是脉浮数,但是按之无力,底下为空,这一定是虚象的表现.不管这个人症状是口腔溃疡,还是其他上火 ...

  • 清末民间中医李元贞手抄《医道捷径》脉法秘传

    中医临床辅助决策系统 手抄本<医道捷径>,是清末民间中医李元贞(河南省襄城县柏宁岗人)著 1.七表脉: 浮.芤.滑.实.弦.紧.八里脉:微.沉.缓.濇.迟.伏.濡.弱. 2.脉理精要 脉理 ...

  • 周潜川古脉法分经候脉法

    廖育群:周潜川古脉法分经候脉法 [②] (周潜川大夫报告) 一.分经候脉之由来 古人的分经候脉与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法有很大区别.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王叔和的 < ...

  • 名医周慎斋详解名方——补中益气汤

    周慎斋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他中年因病自习医学,潜心研究<内经>,私淑张元素.李东垣,参以刘河间,后又正于薛己之门,问难数月,豁然贯通.周氏精通脉学,擅长于内伤证的诊治.今天我们就跟随周慎斋 ...

  • 《周慎斋遗书》

    <周慎斋遗书>,明代周之千著.周之千,字慎斋,明代著名医学家(约1508-1586年),宛陵(今安徽宣城)人.中年因病自习医学,潜心研究<内经>,私淑张元素.李东垣,参以刘河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