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开来信|韩天衡、刘一闻、王镛篆刻的一封信:知己知彼
相关推荐
- 
                             
                            
韩天衡谈第六届海峡两岸篆刻大赛创新探索奖
"百福来仪"第六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征稿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大赛的金奖不仅奖金丰厚,而且还作为申请加入西泠印社的条件之一:创新探索奖,则获得韩天衡老师为获奖者题签勉励.如此丰富 ...
 - 
                             
                            
畅销10年,珍藏版《篆刻三百品》全新上市
200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篆刻三百品>,常销不断,深受诸方好评.岁月如梭,转眼十年过去了,本着奉献精品的态度,我们对全书进行了一次认真的修订,重新打磨,推出了<篆刻三百品&g ...
 - 
                             
                            
绝版好书!《当代篆刻评述》最后200本,手慢无!
哈喽,各位印友们好, "五一"小长假,您过得怎么样? 很多人选择出去游玩--行万里路 也有很多人选择宅在家里充电--读万卷书, 说到书,它可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金石君已经很久没有向 ...
 - 
                             
                            
吴昌硕代表作再现!韩天衡、王镛、石开携当代30位重磅篆刻家从创作、心得、手稿...全面解读篆刻之路!...
"墨渖"为"墨汁", 罚饮墨水一升曾是一种社会风尚,<隋书·礼仪志>载:"字有脱误者,呼起席后立.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无可取者 ...
 - 
                             
                            
王镛篆刻全过程,有图有真相,重视印稿,奏刀如神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1948年3月生于北京.1979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教授研究生.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全国美术专 ...
 - 
                             
                            
【实拍】王镛篆刻全过程
一.重视印稿,每印至少写三四稿,斟酌篆书章法线条,其中王老师讲到,有些人不起稿拿来就刻,对初学而言这样成功的把握不大,个人觉得不唯初学,有一定基础也不能不于印稿起草多下功夫. 二.王老师单刀厚度特别好 ...
 - 
                             
                            
石开:写二王没错,但书法的终极目的是写自我
石开1951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青少年师从陈子奋.谢义耕.何敦仁等先生学习书法.篆刻.绘画.诗文.1998年迁居北京,为职业篆刻书法家,沧浪书社成员.历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 ...
 - 
                             
                            
石开先生谈建国60年篆刻25家
石开作品 2008年底的一天,突然接到邱振中的电话,说人民出版社计划在建国60年之际,出一套国家级的巨型画册,名曰<中国美术60年>,具有美术史书的性质.内中有书法和篆刻的内容,拟在这历史 ...
 - 
                             
                            
石开先生谈对韩天衡、刘一闻、王镛和自己的认识,附作品!
顷接来函,要我谈谈对韩天衡.刘一闻.王镛三人篆刻的看法,这倒是我愿意的.因为我与这三公的双边关系不错,对他们的艺术又都很景慕,虽然我的看法不免有偏见,但作为同行间的知己知彼,想诸位读者也愿意了解. 谈 ...
 - 
                             
                            
跨年大拍!王镛、石开、白谦慎、刘彦湖等当代名家精品0元起
电话:13428660470(微信号) 拍品预览 王镛 行书<临池管见> 尺寸:690X34cm 石开 篆书<罗邺诗> 尺寸:34X34cm 曹宝麟 行书<福> 尺 ...
 - 
                             
                            
徐正濂 | 王镛作品的大气、石开作品的诡异都是性情的反映
兰亭书法雅集 公众号 时代不同,我初学篆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新概念",即便吴昌硕.齐白石,老辈人也一边推崇一边又告诫:你现在不好学,要学坏的.仿佛那是大补的元参,不宜小孩子吃得过早 ...
 
